尊满仍馀酒,囊空岂剩钱。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长辞(cháng cí)的意思:长时间的告别或离开。
大乘(dà chéng)的意思:佛教中指佛陀所传授的教法,也泛指广大众生修行的道路。
囊空(náng kōng)的意思:指囊中空空,没有任何东西。比喻一无所有,一文不值。
仁人(rén rén)的意思:指有仁慈之心的人,善良、宽厚、怜悯他人的人。
山泉(shān quán)的意思:形容山中清澈的泉水,也用来比喻纯洁无邪的心灵。
生灭(shēng miè)的意思:生:产生、存在;灭:消失、死亡。表示事物的产生和消亡,生命的循环。
水月(shuǐ yuè)的意思:形容事物虚幻、不真实。
天意(tiān yì)的意思:指天命所归,事物的发展与结果由天决定,人力无法左右。
应生(yìng shēng)的意思:指应该生活、生存。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顾璘的《哀摄泉居士三首(其一)》表达了对逝者命运无常和人生哲理的感慨。首句“天意真难测”揭示了对生死无常的无奈,暗示着摄泉居士的去世并非人力所能左右,充满了宿命论色彩。次句“仁人竟不延”则表达了对居士未能寿终仁德的惋惜,暗含对人生短暂的悲叹。
接下来,“长辞淮水月”描绘了居士离世时的情景,以月光下的淮水作为背景,渲染出凄凉的氛围。“何赖摄山泉”进一步强调居士与自然的联系,暗示他生前可能寄情山水,寻求心灵的慰藉。
“尊满仍馀酒,囊空岂剩钱”两句通过居士生前的物质状态,反映出他对物质享受的淡泊,更突显其精神世界的富足。“想应生灭际,已悟大乘禅”是诗人对居士最后的评价,认为他在面对生死之际,已经领悟到佛教的大乘教义,看破红尘,超脱生死。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居士的哀悼,也有对其智慧和超脱的敬仰,展现了诗人对生死问题的独特见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