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熙宁壬子八月于洛阳妙觉寺考试举人及还道出嵩少之间至许昌共得大小诗二十六首.登封道中三绝·其二轩辕道》
《熙宁壬子八月于洛阳妙觉寺考试举人及还道出嵩少之间至许昌共得大小诗二十六首.登封道中三绝·其二轩辕道》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青山欲上疑无路,涧道相萦九十盘。

东望嵩高草木回瞻原隰波澜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波澜(bō lán)的意思:形容事物变化起伏不定,波动不安定。

草木(cǎo mù)的意思:指人心惶惶,对一切事物都怀疑和恐惧,过分紧张的心理状态。

回瞻(huí zhān)的意思:回顾过去,展望未来。

涧道(jiàn dào)的意思:涧道指的是山间的小道或狭窄的山路。

九十(jiǔ shí)的意思:指年纪大,年纪已经接近九十岁。

青山(qīng shān)的意思:指山脉或山岭,也可用来形容山色葱翠、景色美丽。

嵩高(sōng gāo)的意思:形容山峰高耸,也比喻人的品德高尚。

原隰(yuán xí)的意思:原始的泥土,比喻本质纯朴、未经污染的品质。

翻译
青山似乎要攀登却担心找不到路,山涧小道曲折盘旋有九十个弯。
向东远望嵩山,草木分明,回头再看平原洼地,波光粼粼如同海浪翻滚。
注释
疑无路:像是没有路可走。
涧道:山间的小溪或小路。
萦:环绕,盘旋。
九十盘:形容山路弯曲很多,有九十个弯。
嵩高:指嵩山,古代中国名山之一。
原隰:原野和低洼地。
涌波澜:比喻水势汹涌,像波澜起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苏辙在登封道中行走时的所见所感。首句"青山欲上疑无路"写出了山势陡峭,山路曲折,仿佛难以攀登,但诗人却充满探索之意。"涧道相萦九十盘"进一步描绘了山涧蜿蜒曲折,盘旋而上的景象,强调了道路的险峻。

"东望嵩高分草木"转向远方,诗人向东望去,嵩山的轮廓清晰可见,山上的草木层次分明,展现出大自然的生机与壮丽。"回瞻原隰涌波澜"则转而描绘近处的景色,平原和低洼地带的水波荡漾,如同波澜壮阔的画卷,动静结合,富有诗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登封道中的自然风光,以及诗人行进过程中的心境变化,既有对险峻山路的惊叹,也有对广阔天地的向往,体现了宋诗清新自然的特点。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次韵弟观用王介甫桃源行韵写感为西湖行

钱塘江头驻龙马,西湖风光甲天下。

西湖西边屋万閒,中有沈沈醉花者。

莺莺燕燕日日春,萍齑豆粥蜡代薪。

黑杀吹飙忽过江,忧贻君父辱在臣。

烽火连天天已近,浪将督师答天问。

畏缩不前江神嗔,坐受排墙侣西晋。

我行六桥扇障尘,仰面发恸风岸巾。

误国至此脐莫噬,安得包胥哭向秦。

(0)

用前韵谢奉慈寺主僧居简

人情相入处,春风与时雨。

诗来少陵歌,酒到渊明舞。

我穷适相似,肯为黄金俯。

忍饥固其常,笑视京文武。

忽来方外饷,浑家饱炊午。

此是法喜供,非如乞字苦。

(0)

挽黄提举震三章·其一

江山古四明,独立表平生。

敏处经纶密,癯中气局宏。

鸿毛看势利,虎口见功名。

麾节那能究,东南天已倾。

(0)

挽少保王平章二首·其二

大老关元命,平生坐十年。

权奸以国毙,柄用已天颠。

痛事自屧去,忠魂客寄然。

犹遗簪□旧,血恸北风前。

(0)

剡中明心寺

尘劳一笑非,忽此坐多时。

当谷寺如井,满山泉可池。

林暄蝉噪早,沙冷笋生迟。

又见老僧说,此中兰最奇。

(0)

次韵前人访旧

铁石心肠本自顽,著身无所奈时艰。

仙丹难问桃花洞,诗笠聊寻饭颗山。

道义岂随天地闭,风埃不放水云閒。

相逢休说如今事,回首斜阳古汉关。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周霆震 张舜民 倪瓒 康有为 陈寅恪 李慈铭 顾贞观 司空图 唐庚 倪元璐 张问陶 郑清之 吴融 夏竦 徐夤 张说 梁寅 周文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