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宁壬子八月于洛阳妙觉寺考试举人及还道出嵩少之间至许昌共得大小诗二十六首.登封道中三绝·其二轩辕道》全文
- 翻译
- 青山似乎要攀登却担心找不到路,山涧小道曲折盘旋有九十个弯。
向东远望嵩山,草木分明,回头再看平原洼地,波光粼粼如同海浪翻滚。
- 注释
- 疑无路:像是没有路可走。
涧道:山间的小溪或小路。
萦:环绕,盘旋。
九十盘:形容山路弯曲很多,有九十个弯。
嵩高:指嵩山,古代中国名山之一。
原隰:原野和低洼地。
涌波澜:比喻水势汹涌,像波澜起伏。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苏辙在登封道中行走时的所见所感。首句"青山欲上疑无路"写出了山势陡峭,山路曲折,仿佛难以攀登,但诗人却充满探索之意。"涧道相萦九十盘"进一步描绘了山涧蜿蜒曲折,盘旋而上的景象,强调了道路的险峻。
"东望嵩高分草木"转向远方,诗人向东望去,嵩山的轮廓清晰可见,山上的草木层次分明,展现出大自然的生机与壮丽。"回瞻原隰涌波澜"则转而描绘近处的景色,平原和低洼地带的水波荡漾,如同波澜壮阔的画卷,动静结合,富有诗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登封道中的自然风光,以及诗人行进过程中的心境变化,既有对险峻山路的惊叹,也有对广阔天地的向往,体现了宋诗清新自然的特点。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次韵弟观用王介甫桃源行韵写感为西湖行
钱塘江头驻龙马,西湖风光甲天下。
西湖西边屋万閒,中有沈沈醉花者。
莺莺燕燕日日春,萍齑豆粥蜡代薪。
黑杀吹飙忽过江,忧贻君父辱在臣。
烽火连天天已近,浪将督师答天问。
畏缩不前江神嗔,坐受排墙侣西晋。
我行六桥扇障尘,仰面发恸风岸巾。
误国至此脐莫噬,安得包胥哭向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