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气最难除,求治谁能速。
先富而后教,解此意已足。
国侨以治郑,葛亮以治蜀。
仓卒(cāng cù)的意思:匆忙,慌忙
待旦(dài dàn)的意思:等待黎明,等待新的一天。
等流(děng liú)的意思:指水流平稳,不分上下。
而后(ér hòu)的意思:表示某种行动或事件在另一种行动或事件之后发生。
法家(fǎ jiā)的意思:法家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学派,强调依法治国、法制为重。
国侨(guó qiáo)的意思:指在国外居住或定居的华人
家语(jiā yǔ)的意思:家庭内部使用的语言或方言。
流俗(liú sú)的意思:流行的习俗或风尚
录录(lù lù)的意思:形容声音清脆悦耳。
区区(qū qū)的意思:微小、不起眼的样子
十年(shí nián)的意思:指时间长久,表示时间的长短。
王道(wáng dào)的意思:指君主或者领导者必须以公正、正义、宽容和富有道德的方式来治理国家或者管理事务。
未易(wèi yì)的意思:指事物未经改变或未经易变,保持原状。
为政(wéi zhèng)的意思:指担任政府职务,治理国家。
习气(xí qì)的意思:指长期养成的习惯、性格或行为方式。
依然(yī rán)的意思:仍然如此,依旧不变
一念(yī niàn)的意思:一念指的是一瞬间的念头或想法。
自顾(zì gù)的意思:只顾自己,不顾别人的需要或利益。
坐待(zuò dài)的意思:坐等待命,不主动行动。
这首诗是清朝末年近现代初年的郑孝胥所作的《述怀》。诗中,诗人以夜半起身的突然情境开篇,感叹时光荏苒,自己在复杂局势下仓促应对。他自省自身,虽然等待天明,但感到自己的能力和进展缓慢("录录"形容处境艰难)。诗人认识到改变旧习气和迅速解决问题的不易,提出先富后教的理念,认为这已经体现了对社会变革的理解。
接下来,诗人批评那些热衷于掌握权力的人,指出他们容易被世俗观念左右,缺乏更高尚的治理之道。他引用了春秋时期郑国的子产(国侨)和三国时期诸葛亮的事例,强调法治与王道之间的区别,暗示真正的治理应以仁政为主,而非单纯依赖法家手段。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时代变革和个人责任的深沉思考,以及对理想治国理念的追求,显示了其独特的历史观和政治立场。
人羡孺人诞贵子,扶摇万里纡青紫。
我羡孺人诞子贤,玉峰千丈倚中天。
有子不肯置王家,百年不诀亦焉嗟。
贤郎几上思亲书,正是萱帏无恙初。
肠枯舌烂归不去,西风洒泪可何如。
奚童反命恸欲死,东村母子方治耜。
长号奔去天冥冥,相看谁不泣横膺。
噫嘻乎翟冠鼎养今已矣,永终慈誉惟贤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