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焚香曲七首·其六》
《焚香曲七首·其六》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鸳鸯喷出篆烟来,细逐游丝镜台

袅袅香魂微有影,不教兰麝即成灰。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镜台(jìng tái)的意思:指以镜子为台,用来照明和观看自己形象的台子。比喻以自己为镜,反省自己的言行。

兰麝(lán shè)的意思:形容人品德高尚,言行慎重。

袅袅(niǎo niǎo)的意思:形容烟雾、香气等轻柔、缭绕的样子。

香魂(xiāng hún)的意思:指人的精神或灵魂具有高尚崇高的品质,如芳香一样令人陶醉。

游丝(yóu sī)的意思:指细小的丝线或细小的事物。

鸳鸯(yuān yāng)的意思:指夫妻恩爱、形影不离的意思。

篆烟(zhuàn yān)的意思:篆烟是一个汉字词语,用来形容书法或篆刻的烟雾样式。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是指烟雾弥漫的样子,也可以用来形容墨烟飘逸的书法或篆刻作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焚香时的细腻场景与氛围。首句“鸳鸯喷出篆烟来”,以鸳鸯比作香炉中升起的篆烟,形象生动地展现了焚香时烟雾缭绕的情景,仿佛一对鸳鸯在空中翩翩起舞,营造了一种静谧而优雅的意境。

接着,“细逐游丝转镜台”一句,进一步描绘了烟雾随风轻盈飘动的景象,如同细线般追逐着空气中的游丝,最终围绕着镜台旋转,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和层次感。

“袅袅香魂微有影”则将香气与灵魂相联系,暗示焚香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仪式,更蕴含着精神层面的意义。袅袅上升的香气仿佛是无形的灵魂,在空气中留下淡淡的痕迹,虽看不见实体,却能感受到其存在。

最后一句“不教兰麝即成灰”表达了对香气持久性的赞美,即使没有外力破坏,香料也不会轻易消散,如同珍贵的记忆或情感,即使时间流逝,也依然能够留存心底,永不褪色。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焚香这一日常仪式的美感与深意,不仅展现了自然与艺术的和谐统一,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恒久不变的向往与追求。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武胜关

鸟道迂回武胜关,篮舆欹仄马蹒跚。

行来略似褒斜路,半面悬崖半面山。

(0)

雨行

寒气侵晨薄,征衣触雨凄。

水喧千涧骤,云压四山低。

客意难行路,人情畏在泥。

郎当问前渡,一叶岸东西。

(0)

晋阳

风景无并塞,郊原得晋阳。

供人莲稻熟,遮路枣槐香。

俭意多谙俗,持生各抱方。

翻思戎马际,自昔有飞扬。

(0)

立秋日陶然亭即事

郭门迢递寺嵯峨,落叶声中载酒过。

地迥方知秋色早,亭幽倍觉好风多。

林梢斜日开青嶂,槛外游人踏绿莎。

绝胜西园耽雅集,几回鸟语杂笙歌。

(0)

饯春

绿惨红愁不自持,匆匆又是送春时。

韶光老去莺无语,别绪添来鬓有丝。

榆荚雨残人事改,楝花风尽鸟声移。

归期定在三冬后,日望寒梅几树枝。

(0)

登华岳·其二

悬磴穿幽峡,石罅天光渺。

危峡复千尺,铁繘援云表。

断岩驾飞梁,翛然出窈窕。

丹楼度紫霄,一览渭川小。

振衣岚翠落,蹑足青霞绕。

峻岫愁行猿,峭壁绝高鸟。

言登白云峰,憩坐万松杪。

洞口吹桃花,深秋疑春晓。

(0)
诗词分类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诗人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苏武 齐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