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避世(bì shì)的意思:避开尘世繁忙的纷扰,远离尘嚣。
残莺(cán yīng)的意思:指残存的、孤单的黄鹂,比喻孤寂无依的人。
丹丘(dān qiū)的意思:指红色的山丘,也用来比喻喜庆的场合或美好的景色。
访旧(fǎng jiù)的意思:拜访老朋友或老地方
谷口(gǔ kǒu)的意思:指山谷的出口或河流的入口。也用来比喻事物发展到临界点或关键时刻。
归途(guī tú)的意思:指回家的路途。
将家(jiāng jiā)的意思:指一个人将家庭安顿好,使其成为一个温馨、和谐的家。
柳暗(liǔ àn)的意思:指柳树茂密遮蔽阳光,使地面显得阴暗。比喻环境幽暗、景象模糊。
幕府(mù fǔ)的意思:指封建时代日本的军事政权,也泛指封建时代的军事政权。
三川(sān chuān)的意思:指长江、黄河和淮河三大水系,也可泛指三个重要的区域或地方。
石门(shí mén)的意思:指固执不改变的态度或观点。
汀洲(tīng zhōu)的意思:指人物或事物处于危险或困境之中。
望衡(wàng héng)的意思:
形容住处接近。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三》:“甲与乙,望衡而居,皆宦裔也。”参见“ 望衡对宇 ”。
乡关(xiāng guān)的意思:指离别时的情感和离别后的思念之情。
斜日(xié rì)的意思:夕阳斜照的时候,指时间已经过去了大半,暗示事物已经到了结束或衰落的阶段。
莺啼(yīng tí)的意思:指春天莺鸟的啼叫声,形容春天的景象美好。
豫州(yù zhōu)的意思:形容人心情舒畅、满足愉快。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与友人姚大参在舟次相逢的情景,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和对过往生活的回忆。
首联“曾因避世入丹丘,北望衡阳几度秋”,诗人回忆起自己曾经为了逃避尘世的喧嚣,遁入幽静的丹丘山中,遥望着北方的衡阳,度过了几个寂寥的秋天。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丹丘代表了远离尘嚣的理想之地,衡阳则象征着远方的故乡或理想目标。
颔联“乱后将家依幕府,归途访旧过汀洲”,描述了诗人战乱后的经历。战乱之后,他带着家人投靠了幕府,寻求庇护。在归途中,他拜访了老朋友,经过了汀洲,这里的汀洲可能是指河流中的沙洲,象征着旅途中的停歇之处。
颈联“谷口残莺啼柳暗,石门斜日映江流”,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哀愁的氛围。谷口的黄莺在柳树下哀鸣,夕阳斜照在石门上,映照着江水的流动。这些景象既美丽又略显凄凉,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尾联“看云休逐三川远,却指乡关在豫州”,诗人劝告友人不必过于追求远方的功名利禄,而应珍惜眼前的亲情和故乡的温暖。这里的“三川”可能指的是古代的三条大河,象征着远方的追求;“豫州”则是指诗人自己的家乡,表达了回归故土、安享天伦之乐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个人经历的回顾,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对现实处境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思考,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