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刍荛(chú ráo)的意思:指粗浅、肤浅的学问或见识。
大国(dà guó)的意思:指一个国家的地位和实力非常强大,具有较高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雕虫(diāo chóng)的意思:形容过分追求琐细小事,而忽略大局。
个人(gè rén)的意思:个体,单独的人
过日(guò rì)的意思:度过一天;度日;度过日子
几个(jǐ gè)的意思:表示数量不确定或模糊的概念,通常用于回答对数量的询问。
嗟嗟(jiē jiē)的意思:表示悲伤、叹息或感叹的声音。
金门(jīn mén)的意思:指权力、财富等非常重要的门槛或关口。
金翠(jīn cuì)的意思:形容景色美丽、繁华。
孔圣(kǒng shèng)的意思:指孔子和圣人,用来形容学问高深,道德高尚的人。
门士(mén shì)的意思:门士指的是门下学生,也可指门徒、学生。
年下(nián xià)的意思:指年纪小、资历浅、经验不足的人。
秦宫(qín gōng)的意思:指豪华宏伟的宫殿,也用来形容非常富丽堂皇的建筑。
素风(sù fēng)的意思:指人的品行纯朴、清白无暇。
往代(wǎng dài)的意思:指过去的时代或古代。
昔时(xī shí)的意思:昔时指过去的时候,表示与现在相对比的过去时光。
下月(xià yuè)的意思:指下个月,即指时间上的下一个月份。
销金(xiāo jīn)的意思:指以金银贵重物品来换取所需的东西。
月中(yuè zhōng)的意思:指月亮处于中央位置,也可指月份的中间时期。
折桂(zhé guì)的意思:指在竞赛或比赛中获得冠军,也泛指取得第一名或最高荣誉。
振素(zhèn sù)的意思:指振奋精神,恢复元气。
- 注释
- 折桂:古代科举考试中得高第的比喻,象征功名。
月中:指月亮,象征高洁。
闽山:福建省的山脉,这里可能象征文化或智慧的源泉。
雕虫:微不足道的学问,自谦之词。
金翠书屏:贵重的装饰品,也指显赫的地位或才华展示的场所。
刍荛:割草打柴的人,比喻地位低微但有见识的人。
郯子:春秋时期鲁国的贤者,孔子的学生。
孔圣:对孔子的尊称,圣人。
繇余:古代贤臣,曾劝诫秦穆公修德。
秦宫:秦国的宫殿,代表权力中心。
大国金门士:大国的才子,指有权势国家的精英。
振素风:保持清白的节操,回归淳朴的风气。
- 翻译
- 何时才能折取月中的桂花,闽山之灵向我询问雕虫小技。
你是否愿意在镶嵌金翠的屏风上留下墨迹,又有谁能像农夫一样每日勤奋东奔西走。
昔日郯子曾被孔子接见,繇余也曾讽喻秦宫以谏言。
唉,大国的才子们,又有几人能坚守清白的节操呢?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徐岽的作品,名为《渤海宾贡高元固先辈闽中相访》。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表达诗人怀念旧友、感慨时事变迁的诗篇。
"折桂何年下月中,闽山来问我雕虫。" 这两句描写了诗人在月明之夜,思绪纷飞,朋友从远方的闽山而来,询问诗人的近况。这里的“雕虫”可能是指诗人自谦为不才之辈,或许是指某种特定的书籍或知识。
"肯销金翠书屏上,谁把刍荛过日东。"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珍视和留恋。他将珍贵的书籍装饰在屏风上,而那些平凡却又不被人注意的事物,却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遗忘。
"郯子昔时遭孔圣,繇余往代讽秦宫。" 这两句通过历史上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贤人的怀念和对当前时代的不满。“郯子”指的是春秋时期的郯子,而“孔圣”自然是指孔子。这里暗示诗人希望有像孔子这样的圣人出现在当世。
"嗟嗟大国金门士,几个人能振素风。" 这两句则表达了对当前社会状况的感慨和对于真正能够保持纯洁品行之士的怀疑。在“大国”中,有多少人能够像古代的贤人那样保持清白的品德呢?
整首诗通过诗人的个人遭遇和情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某些问题,以及对理想人物的渴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夕憩西林寺诗
忆发德化门,饱看屏风叠。
五峰自孱绝,两脚谁登蹑。
山高白日暗,溪断清泉接。
閒倚迸崖松,静踏粘露叶。
珠台势巍巍,玉斗光烨烨。
撞钟警三生,听禽愁百摺。
圣峰足眺望,禅观宜妥帖。
高蹈忘俗缘,迥处离尘劫。
废塔任敧仄,古碣尚岌嶪。
归询打碑人,摹向斋壁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