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般若(bō rě)的意思:指智慧、智慧的根源。也用来形容人的智慧深厚。
不是(bú shì)的意思:表示否定、不属实或不符合实际
假名(jiǎ míng)的意思:虚假的名声或身份
金刚(jīn gāng)的意思:形容人的意志坚强,不易动摇。
疏亲(shū qīn)的意思:疏远亲戚
无我(wú wǒ)的意思:指不自私、不自利,不计较个人得失,将集体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
无人(wú rén)的意思:没有人,没有人照料或管理的状态
纤尘(xiān chén)的意思:纤尘指非常细小的尘土,也用来形容非常微小的事物。
信受(xìn shòu)的意思:相信并接受。
休历(xiū lì)的意思:停止活动,休息一段时间
总是(zǒng shì)的意思:始终如一,一直都是这样
- 鉴赏
这首诗是一位唐代诗人的作品,名为《居士见僧讲金刚经至无我无人》。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佛法的深刻理解和对“空性”哲学的精妙表达。
诗中开篇“无我复无人”,即点出了佛教中“无我”的核心概念,揭示了宇宙万物的本质是无常、无我。接着,“作么有疏亲”则进一步探讨了在这种认识下,世间一切关系与相互作用的虚幻性。这不仅是在哲学层面上对于自我的否定,也是在情感和伦理关系上的彻底解构。
诗人继而劝说“休历坐”,即是告诫僧侣或修行者不要执着于形式与外在的修持,而应该直指心性,求索真谛。紧接着,“不是直求真”则是对这种寻求真理态度的一种肯定和鼓励。
“金刚般若性”,这里直接引用了《金刚经》中的重要概念,即“金刚般若波罗蜜”。这代表着坚固不坏的智慧,能够洞察一切法相而不受任何束缚。诗人通过“外绝一纤尘”表达了对这种智慧的追求和向往,即要彻底断除心中的烦恼与迷妄。
最后,“我闻并信受,总是假名陈”,则是在表明诗人的学习态度。他听闻佛法,并且深信不疑,但同时也明白这些教诲虽然有益,却终究不过是语言文字的传达,不可执着于形式上的真实性。
整首诗通过对佛理的深入探讨,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宇宙和存在本质的深刻见解。同时,这种哲学思考也反映出诗人的内心世界,是他在精神追求上的一次深刻表达。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