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长安(cháng ān)的意思:指安定、稳定的局面或地方
东夷(dōng yí)的意思:指古代中国北方的一个民族,泛指北方的蛮夷。
烽火(fēng huǒ)的意思:指战争或战乱时期,战火四起,烽烟弥漫的景象。
汉官(hàn guān)的意思:指官员或官府的意思,也可以用来形容官员的身份或地位。
金銮(jīn luán)的意思:指皇帝登基,即皇位的象征。
尽日(jìn rì)的意思:整天,一整天
据鞍(jù ān)的意思:指依靠马鞍,比喻依靠权势或地位,占据主导地位。
矍铄(jué shuò)的意思:形容老人精神矍铄,意志坚定,精神焕发。
可据(kě jù)的意思:可以依据,可以凭借
强将(qiáng jiàng)的意思:指在军事上拥有强大实力的将领或士兵。
犬羊(quǎn yáng)的意思:指狗和羊,比喻人民和官吏。
谁人(shuí rén)的意思:指不知道是谁的人,表示对身份不明的人的疑问。
委蛇(wēi yí)的意思:指人言语或行为虚伪,不真实。
未定(wèi dìng)的意思:尚未确定或决定的状态
严明(yán míng)的意思:严格而正直,不偏不倚
异志(yì zhì)的意思:指与他人的志向、目标不同,追求与众不同的理想和目标。
诏令(zhào lìng)的意思:指皇帝发布的法令或命令,也泛指上级领导发布的命令。
只今(zhī jīn)的意思:此刻,现在
坐令(zuò lìng)的意思:指在特定的环境中,坐而不动却能使对方遵从自己的命令。
- 鉴赏
这首诗《东夷(其一)》由明代诗人韩上桂所作,通过其深沉的笔触,描绘了历史上的复杂局势与人物情感。
首联“高皇拟绝东夷贡,诏令严明重汉官”,开篇即以“高皇”点明历史背景,暗示对古代帝王的崇敬与怀念。高皇意指古代帝王,这里借指明朝的某位皇帝,他意图断绝与东夷的贡品往来,诏令严明,彰显了对汉官制度的重视与尊重。这一联既展现了权力者的决断,也体现了对传统秩序的维护。
颔联“岂谓犬羊多异志,坐令烽火照长安”,转折突兀,揭示了局势的复杂与变化。犬羊在这里象征着外族,多异志则表明他们怀有不轨之心。这一联不仅描绘了外患的威胁,更暗含了内部矛盾与外部压力交织的紧张局势,烽火照长安则形象地描绘了战争的烽烟四起,预示着国家面临严重的危机。
颈联“委蛇尽日能垂佩,矍铄谁人可据鞍”,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委蛇尽日形容时间的漫长与艰难,垂佩则暗示了在困境中仍需保持尊严与坚持。矍铄则指老而有为,可据鞍则意味着随时准备行动。这两句表达了即使在艰难困苦中,仍有人坚守职责,准备随时投入战斗的精神风貌。
尾联“筑舍只今犹未定,强将肤说答金銮”,收束全诗,表达了对当前局势的忧虑与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思考。筑舍未定,意味着国家的安定还未实现;强将肤说,则是强调了言辞的力量与行动的必要性。答金銮则指向朝廷,暗示了诗人对国家治理与决策的关切,以及对如何应对当前挑战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和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洞察。语言凝练,情感深沉,既有对过去辉煌的追忆,也有对现实困境的忧虑,以及对未来可能性的期待,是一首富有深意的历史咏叹之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