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吕二山人君子居韵二首·其一》
《和吕二山人君子居韵二首·其一》全文
明 / 杨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渤海东海穷乡薄游

惭予为地主,爱汝独风流

野色三径涛声夜一楼。

邻人知德,送酒过墙头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薄游(báo yóu)的意思:指人的行为轻浮,不稳定,无定性。

渤海(bó hǎi)的意思:比喻庞大而辽阔的海洋,也用来形容某个地方或领域的广阔和辽阔。

地主(dì zhǔ)的意思:指旧时农村中拥有大量土地并占有农民劳动成果的富有人家。

东海(dōng hǎi)的意思:指东方的大海,也泛指东方。

风流(fēng liú)的意思:指人的品貌、言谈举止等方面优雅、有魅力。

酒过(jiǔ guò)的意思:指酒劲过了头,醉酒过度。

邻人(lín rén)的意思:指邻居、街坊之间的关系。

墙头(qiáng tóu)的意思:指犹豫不决、摇摆不定的态度或立场。

穷乡(qióng xiāng)的意思:指贫穷落后的乡村地区。

三径(sān jìng)的意思:指三条道路,比喻做事情的方法或途径。

送酒(sòng jiǔ)的意思:指送酒款待客人,也指送别时以酒作为礼物。

涛声(tāo shēng)的意思:形容声势浩大,如波涛般汹涌澎湃的声音。

为地(wéi dì)的意思:为了地方的利益而做事,为地方尽心尽力。

野色(yě sè)的意思:指自然界中的美丽景色,也可用来形容人的容貌或风采。

知德(zhī dé)的意思:知道道义,明白仁义礼智的道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首句“渤海非东海,穷乡奈薄游”以对比的手法,将渤海与东海相提并论,表达出对友人所处环境的同情与理解,同时也暗示了旅程的艰辛与短暂。接着,“惭予为地主,爱汝独风流”则表达了诗人作为东道主的自谦与对友人的赞赏,认为友人独树一帜的风采令人喜爱。

“野色蓬三径,涛声夜一楼”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野草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清新,涛声在夜晚回荡于高楼之上,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不失壮阔的氛围。最后,“邻人亦知德,送酒过墙头”则体现了邻里之间的和谐与情谊,即使在简陋的环境中,也能感受到真挚的人情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对生活态度的深刻思考,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杨巍
朝代:明

(约1514—约1605)明山东海丰人,字伯谦,号梦山。嘉靖二十六年进士。除武进知县,擢兵科给事中,以忤吏部,出为山西佥事。隆庆时为右副都御史,巡抚山西,减驿银,筑城堡。乞养去。万历间历户部、工部、吏部尚书。时申时行当国,巍素厉清操,然已年老,多听其指挥。万历十五年大计,徇时行指,贤否混淆,素望大损。十八年,年近八十致仕归,归田十五年卒。工诗,有《存家诗稿》。
猜你喜欢

游翠玄幽玩二首·其一

紫薇开洞天,拚此玄黄擘。

天人好珍奇,玉府宝藏塞。

君居南山南,我居北山北。

尔汝两忘形,相看非物色。

(0)

湖西八景次陈石斋韵·其八三峡回清

百里蟠天城,天河下萦互。

群龙沕渊潜,众蛟轻使负。

源通昆崙丘,影接扶桑树。

日暮闻棹歌,武夷是何处。

(0)

送白沙先生陈公甫

洙泗迥且深,伊洛浩不息。

建溪一以逝,末流日湮塞。

浙水泛功利,西江浸虚寂。

寥寥宇宙间,何人践斯域。

陵夷二百年,儒术转乖僻。

争先取青紫,明经竟何益。

有美罗浮仙,遗编自探索。

章甫非我心,铿然只鸣瑟。

尚友千载人,充然如有得。

礼乐古三王,删修今六籍。

坠绪何茫茫,仰钻各致力。

回澜障百川,屹立中流石。

任重道路长,行行慎无斁。

斯文谅有在,前修未应没。

何当谢尘纷,云山随杖舄。

共对梅花春,细扣先天易。

(0)

出京和庄孔易韵

夕阳道路风尘暗,明月孤村草树稠。

郭隗台前无逐客,萧家林下有行舟。

音书断绝家何在,踪迹飘零水共流。

此地经过多少事,今年不似昔年游。

(0)

送大理汪少卿宗器还朝

丹诏催归九棘班,桂花香里泛楼船。

罚轻犯跸追先哲,望重埋轮记昔年。

争看上书规走马,未须把酒诧登山。

日边故旧如相问,衰病惟应卧辋川。

(0)

送王司马致仕还乡

材猷勋烈重当朝,抗疏辞荣重莫招。

晓日都门开祖帐,轻风江渚泛归桡。

魏公晚节吟秋圃,裴老闲情寄午桥。

可是太平无一事,角巾私第得逍遥。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岳飞 张泌 左思 毕沅 刘大櫆 陈继儒 张英 鲜于枢 张岱 元绛 李华 孙逖 万寿祺 高鼎 严维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