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变幻(biàn huàn)的意思:形容事物变化多端,无法预测或掌控。
不作(bù zuò)的意思:不做,不从事某种行为或活动
层级(céng jí)的意思:指事物按照一定的等级或层次进行排列和划分。
禅悟(chán wù)的意思:指通过冥想、思考等方式,达到超越尘世的境界,获得启迪和领悟。
骋步(chěng bù)的意思:指放松自如地行走或奔跑。
慈航(cí háng)的意思:指慈善事业像航船般不断前行,喻指慈善事业不断进行,永不停息。
反顾(fǎn gù)的意思:指回头看,表示犹豫不决,不敢向前。
回轩(huí xuān)的意思:指回到自己的轩舍,表示归家或回到自己的安乐之处。
鹫岭(jiù lǐng)的意思:指高山峻岭,比喻艰险陡峭的地方。
捐俗(juān sú)的意思:摒弃世俗的追求,追求高尚的品德。
凌虚(líng xū)的意思:高出其他人或事物,超越于虚空之上。
龙蛇(lóng shé)的意思:指有权势和能力的人物,也用来形容权谋勾心斗角的场面。
秘藏(mì cáng)的意思:秘密隐藏或保留下来的宝贵物品或知识。
盘互(pán hù)的意思:彼此争斗或互相竞争。
朋俦(péng chóu)的意思:朋友、同伴
菩提(pú tí)的意思:指佛教中的菩提树,比喻佛法的真理和智慧。
奇怪(qí guài)的意思:形容事物与常理不符,令人感到不寻常或难以理解。
忍草(rěn cǎo)的意思:忍受痛苦、委屈或不愉快的事情。
三千(sān qiān)的意思:形容非常多,数量巨大。
舍筏(shě fá)的意思:舍弃船筏,表示不顾一切地舍弃重要的东西。
深浅(shēn qiǎn)的意思:指事物的程度、程度的深浅。
神鬼(shén guǐ)的意思:形容事物神秘莫测,超乎寻常。
俗虑(sú lǜ)的意思:指因受俗世观念的影响而产生的烦恼、忧虑。
所适(suǒ shì)的意思:适合于特定的条件或环境。
昙花(tán huā)的意思:形容事物短暂、转瞬即逝。
万灵(wàn líng)的意思:形容非常灵活、万能,能够应对各种情况。
微躬(wēi gōng)的意思:微躬是指微小的躬身行礼,表示非常恭敬地向人行礼。
危磴(wēi dèng)的意思:形容地势险峻,道路崎岖艰险。
五百(wǔ bǎi)的意思:指数量较大,形容数量众多。
无生(wú shēng)的意思:指没有出生或没有生命,也可指没有生活情趣或没有生气。
翕熠(xī yì)的意思:形容光亮耀眼。
象设(xiàng shè)的意思:像样、合适、适中。
香雾(xiāng wù)的意思:形容香气弥漫,犹如雾气一般。
向背(xiàng bèi)的意思:指人的立场、态度或倾向。
虚空(xū kōng)的意思:指没有实质内容或没有意义,空无一物。
巡檐(xún yán)的意思:指在房檐下巡视,比喻官吏勤勉巡查和管理。
郁盘(yù pán)的意思:指心中郁结的痛苦或烦恼。
玉树(yù shù)的意思:指品质高尚、才华出众的人或事物。
愿言(yuàn yán)的意思:指心中所愿的话语或要表达的意思。
早已(zǎo yǐ)的意思:早已表示某个动作或状态在过去就已经完成或存在。
真如(zhēn rú)的意思:真实的样子或本来的样子。
芝田(zhī tián)的意思:指美好的田地或宜人的农田。
诸天(zhū tiān)的意思:指各种天空、天堂、天国等。
恣意(zì yì)的意思:任意,放肆,不受限制地随心所欲。
作解(zuò jiě)的意思:
谓解救百姓。 唐 包佶 《庆祀雨师乐章·迎神》:“作解之功,乐惟有年。” 唐 刘禹锡 《代杜司徒谢追赠表》:“陛下应乾御极,作解庇人。” 宋 王禹偁 《贺御楼肆赦表》:“泽流率土,仍推作解之恩。”参见“ 解网 ”、“ 解愠 ”。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对净寺的游览,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寺庙的庄严与神秘。首句“龙岩开净域,鹫岭凝香雾”便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仿佛龙岩洞开启了一个清净的世界,鹫岭上凝聚着香气弥漫的雾气,预示着神圣与祥和。
接着,“层级凌虚空,危磴郁盘互”描绘了寺庙建筑的雄伟与险峻,层层叠叠,仿佛直入云霄,石阶曲折蜿蜒,充满了挑战与探索的乐趣。诗人通过“象设诸天迥,铎响万灵附”进一步强调了寺庙的崇高地位,钟声悠扬,吸引着无数灵性的附会。
“奇怪意每殊,变幻理非塑”则表达了对寺庙中各种奇异景象的独特感受,以及对其中蕴含的深刻哲理的领悟。诗人漫步其间,仿佛穿越了不同的时空,每一次转向都带来新的惊喜与思考。
“向背绕慈航,深浅超梵度”暗示了在这片圣地中,无论是正面还是侧面,都能找到通往智慧与慈悲的道路,无论深入还是浅尝,都能超越世俗的束缚,达到精神的升华。
“龙蛇争翕熠,神鬼秘藏护”描绘了寺庙中自然与超自然力量的和谐共存,龙蛇在光与暗中舞动,守护着这片神圣之地。而“忍草出芝田,昙花开玉树”则是对生命与时间短暂而珍贵的赞美,如同忍草在艰难环境中绽放,昙花在夜幕降临前瞬间盛开,都是自然界中的奇迹。
“五百与真如,三千了禅悟”提到了佛教中的重要概念,五百罗汉与真如境界,三千世界与禅悟之道,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佛法的深刻理解与追求。
“旷览结朋俦,恣意同骋步”则展现了诗人与志同道合之人在广阔天地间自由行走的情景,共同探讨与实践佛法,寻求心灵的解脱与智慧的增长。
“回轩局微躬,巡檐眩反顾”描述了诗人回望过去,审视自我,反思修行之路的过程,体现了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
最后,“暂因惬所适,早已捐俗虑”表达了诗人暂时满足于当前的体验,但内心早已摆脱了世俗的忧虑,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不作解缨想,宁知舍筏喻”则借用了佛教中的典故,表达了诗人不被外在束缚所困扰,也不执着于某种方法或途径,而是追求内在的觉醒与解脱。
“愿言学无生,永證菩提路”是诗人的心愿,希望继续学习佛法,最终实现无生的境界,永远走在通向觉悟与解脱的路上。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净寺的壮丽与神秘,更展现了诗人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和追求,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与反思。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哲思,诗人成功地将自然景观与精神追求融为一体,为读者呈现了一幅既具视觉美感又富含哲理深度的画面。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