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园居六十章·其五十三》
《园居六十章·其五十三》全文
明 / 张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谁系慈航双树堤,天公到此不投霓

为园已种菩提果,极乐由来亦在西。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慈航(cí háng)的意思:指慈善事业像航船般不断前行,喻指慈善事业不断进行,永不停息。

极乐(jí lè)的意思:指极度快乐、幸福的境地。

菩提(pú tí)的意思:指佛教中的菩提树,比喻佛法的真理和智慧。

双树(shuāng shù)的意思:指两棵相邻的树木,比喻亲密无间的朋友关系。

天公(tiān gōng)的意思:指自然界的力量或自然规律。

投霓(tóu ní)的意思:指投射彩虹。

由来(yóu lái)的意思:指事物的起源或由来的来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智者在园中修行,以菩提为伴,追求极乐境界的场景。诗人通过“慈航双树堤”这一意象,巧妙地将修行者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关系展现出来,暗示了修行者如同慈航般,引领着心灵的航行,穿越世俗的束缚,达到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天公到此不投霓”,则进一步强调了修行环境的清幽与超凡脱俗,仿佛连天空之神都对这片净土心生敬意,不愿以华丽的云霓打扰这里的宁静。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寓意着修行者所处环境的神圣与纯净,是心灵得以净化与升华的理想之地。

“为园已种菩提果”,直接点明了修行的目的与成果。菩提果象征智慧与觉悟,意味着修行者通过不懈的努力与实践,已经在这片园地中收获了智慧的果实,达到了心灵的觉醒与成长。

“极乐由来亦在西”,则表达了对极乐世界的向往与追求。在佛教文化中,“西”常被视作极乐世界的方位,象征着最终的解脱与幸福。这句话既是对修行者内心追求的肯定,也是对其未来成就的预示,即通过不断的修行与努力,最终能够达到心灵的极乐状态,实现精神上的彻底解放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与深刻的哲理,展现了修行者在自然与内心的双重探索中,追求智慧、觉悟与极乐的过程,充满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与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作者介绍
张萱

张萱
朝代:明

(1459—1527)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德晖,号颐拙。弘治十五年进士。官至湖广布政司参议,主粮储。立法禁处侵尅等积弊,忤巡抚意,遂引疾致仕。
猜你喜欢

送谭永明游江东·其一

尊酒离愁惨不挥,平沙立望断蓬飞。

当年游侠倾燕市,老向江东作布衣。

(0)

正月十五日霍君仪邀游朱季美山池同用畅超然之高情为韵·其五

步步山情适,烟霞春望高。

庭梅飘未尽,半巳落源桃。

(0)

正月十五日霍君仪邀游朱季美山池同用畅超然之高情为韵·其二

拂拂复摇摇,春色向人骄。

谁知入林客,神理固自超。

(0)

同四兄咏梅寄七弟·其九

莫谓移根远,开芳入汉宫。

一枝何未放,知是待春风。

(0)

舟中杂咏·其十五

逢君竹西路,送客茱萸湾。

玉手摇兰桨,琼波写雾鬟。

(0)

浊潦骤溢水槛遣兴二绝·其二

今朝江水浊,云日汩虚明。

我欲澄流滓,中流见太清。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徐惠 李朝威 李延寿 房玄龄 吴理堂 邹弢 孙梁 洪昇 郭麐 冯云山 高鹗 乐钧 徐锡麟 沈复 林嗣环 王穉登 刘元卿 憨山德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