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山终自伏,带水漫长游。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用(bù yòng)的意思:不需要、不必要
长游(cháng yóu)的意思:长时间地游玩或旅行。
分明(fēn míng)的意思:明显、清楚
刚地(gāng dì)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坚固、坚强,不易动摇或改变。
戈矛(gē máo)的意思:指戈和矛,泛指古代兵器,也用来比喻战争或军事力量。
京口(jīng kǒu)的意思:指言辞严峻,态度严厉,不容违抗的样子。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的言辞严厉、态度坚决。
漫长(màn cháng)的意思:指时间长久,拖延的含义。
明前(míng qián)的意思:指事情发生之前的时期或状态。
前鉴(qián jiàn)的意思:前事的鉴戒,以往的经验教训。
青盖(qīng gài)的意思:指蓝天白云,形容天空晴朗明净。
识羞(shí xiū)的意思:指能够自觉地感到羞耻,有廉耻感。
石头(shí tou)的意思:形容事物出乎意料地惊人或巨大。
- 鉴赏
这首诗名为《金陵》,是唐代诗人钱弘俶所作。诗中以金陵(今南京)为背景,通过对比“京口”与“石头”的位置关系,引出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首句“不用论京口,先须问石头”,点明了金陵的重要地位,暗示金陵的历史地位远超京口。接着,“虎山终自伏,带水漫长游”两句,运用自然景象来隐喻历史的变迁和时间的流逝,虎山象征着曾经的强权或势力,最终会归于平静;而“带水”则描绘了长江的绵延不绝,象征着时间的永恒。
“青盖曾彰谶,黄奴肯识羞”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这里“青盖”可能指代某种权威或象征,而“黄奴”则可能暗指那些曾经的臣服者。这两句表达了对历史预言的回顾与反思,以及对那些曾经屈服于权力者的警示,提醒他们不应忘记历史的教训。
最后,“分明前鉴在,刚地弄戈矛”两句,直抒胸臆,强调了历史教训的重要性。即使在看似坚固的土地上,也不能轻视历史的教训,否则就可能重蹈覆辙,再次拿起武器,陷入无尽的争斗之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金陵这一历史名城的描绘,以及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历史教训的重视和对和平稳定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同鲜于洛阳于毕员外宅观画马歌
知君爱鸣琴,仍好千里马。
永日恒思单父中,有时心到宛城下。
遇客丹青天下才,白生胡雏控龙媒。
主人娱宾画障开,只言骐骥西极来。
半壁䟃?势不住,满堂风飘飒然度。
家僮愕视欲先鞭,枥马惊嘶还屡顾。
始知物妙皆可怜,燕昭市骏岂徒然。
纵令剪拂无所用,犹胜驽骀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