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临溪书院·其二》
《临溪书院·其二》全文
明 / 王弘诲   形式: 六言诗  押[元]韵

山色金鸡缭绕,水声文潺湲

藜杖频窥草阁,酒家遥指花村。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潺湲(chán yuán)的意思:形容水流声或声音轻柔、细腻。

金鸡(jīn jī)的意思:指鸡的金色,也比喻贵重的鸡。

酒家(jiǔ jiā)的意思:指酒店或酒楼,也可指酒馆或酒坊。

藜杖(lí zhàng)的意思:指用草木做成的拐杖,比喻贫穷。

缭绕(liáo rào)的意思:形容事物盘旋环绕不散。

山色(shān sè)的意思:山的景色、山的颜色

声文(shēng wén)的意思:指声音和文字,表示言辞、文章的内容。

文笔(wén bǐ)的意思:指言辞或文章与所讨论的题目或主题无关。

遥指(yáo zhǐ)的意思:远距离指向,用手势或目光指向远处。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山水田园画卷。首句“山色金鸡缭绕”,以“金鸡”比喻山色的金黄与缭绕之态,赋予了山色以动态美和色泽感,展现出山间清晨的温暖与生机。次句“水声文笔潺湲”,将流水的声音比作文人的笔墨在纸上的流淌,形象地描绘出水声的悠扬与细腻,仿佛能听到自然界的诗篇在缓缓吟唱。

接着,“藜杖频窥草阁”,通过“藜杖”这一细节,展现了诗人或行者在草阁间穿行的情景,藜杖作为登山或行走的工具,暗示了探索与发现的过程,同时也增添了画面的朴素与生活气息。“酒家遥指花村”,则以酒家为引,指向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温馨的村落,远处的花村不仅是一个地理上的存在,更象征着生活的美好与宁静,让人感受到一种远离尘嚣的田园诗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营造出一幅充满自然之美与生活之趣的画面,表达了对自然风光的赞美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王弘诲
朝代:明

(1542—?)明广东琼州定安人,字少传,号忠铭。嘉靖四十四年进士。选庶吉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初释褐,值海瑞廷杖下诏狱,力调护之。张居正当国,作《火树篇》、《春雪歌》以讽。有《天池草》、《尚友堂稿》。
猜你喜欢

送罗郎中登管勾玉局观

五门门里观,松桧日萧疏。

道话忘心境,仙歌作步虚。

坛场高突兀,廊庑四纡馀。

世事多纷扰,君心定了如。

(0)

题隐者邵醇郊居

驱车乘兴谒先生,十里秋光照眼明。

净室寒窗无长物,道书狼籍古琴横。

(0)

读刘易春秋新解

夫子春秋之所记,二百四十有二年。

谨严之法不可犯,欲示万世天子权。

礼乐征伐必上出,诸侯虽大莫得专。

周平东迁鲁君隐,王纲坏裂勿复联。

天王所存位与号,列国自用公承传。

齐桓晋文无实义,挟周徇己掩大愆。

不归圣笔立中制,谁其当罪谁其贤。

丝纷五传角同异,各专门记执所偏。

遂令学者蹈迷径,不探元本遭羁牵。

至于歆向父子间,亦反天性相镵镌。

何休杜预范宁辈,离经附传以臆笺。

膏肓废疾互讥病,虽欲针起难自痊。

前人文字安可数,议难啾唧秋嘒蝉。

有唐名儒陆淳者,始开奥壤窥源泉。

我朝又得孙明复,大明圣意疏重渊。

刘生新解最后出,了无塞碍成通川。

所趋旨义极简正,撑拄异论牢且坚。

事不归王皆不与,达经之志所以然。

诗三百可一言蔽,曰思无邪而已焉。

方今四海大一统,万里号令犹君前。

安不思危易其治,毋容僭乱生阶缘。

往持此说助邦政,坐令当扆尊如天。

(0)

感遇九首·其二

仙人白玉京,去去何缥缈。

琼楼二十层,玲珑汍云表。

银湟月为波,万顷即池沼。

秋来宫殿光,逗落人间晓。

空际时澄明,烟暇眇青鸟。

可见不可到,所思空杳杳。

(0)

早秋游湖上亭

摇落江天万木空,雁行斜戛塞垣风。

征闺捣月离愁远,旧馆眠云旅梦通。

郢客岂能陪下里,皋禽争肯恋樊笼。

此心旷荡谁相会,尽在南华十卷中。

(0)

于莱城东十里与诸门徒登青阳岭太基山上四面及中嵿扫石置仙坛诗

寻日爱丘素,嗟月开靖场。

东峰青烟寺,西顶白云堂。

朱阳台望远,玄灵崖色光。

高坛周四岭,中明起前岗。

神居杳汉眇,接景拂霓裳。

□微三四子,披霞度仙房。

潇潇步林石,缭缭歌道章。

空谷和鸣磬,风岫吐浮香。

冷冷□虚唱,郁郁绕松梁。

伊余莅东国,杖节牧齐疆。

乘务惜暂暇,游此无事方。

依岩论孝老,斟泉语经庄。

长文听远义,门徒森山行。

踌蹰念岁述,幽衿烛扶桑。

栖槃时自我,岂云蹈行藏。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夏仁虎 江亢虎 金启华 陈更新 陈子范 钱昌照 范烟桥 石凌鹤 吕思勉 陈炯明 俞律 蔡谔 何叔衡 柏杨 朱自清 谢觐虞 闻一多 徐特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