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能(bù néng)的意思:表示不行、不可以、无法等意思,强调做某事的限制或禁止。
顶戴(dǐng dài)的意思:指互相尊重、互相礼让。
挂碍(guà ài)的意思:指阻碍、妨碍。
开口(kāi kǒu)的意思:指开口说话或开口要求。
露堂(lù táng)的意思:露出大门或屋子的正面。
商量(shāng liɑng)的意思:商量指的是双方或多方之间相互协商、讨论、达成共识的行为。
十分(shí fēn)的意思:非常、非常地
堂堂(táng tá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宏伟、庄重、威严。
万灵(wàn líng)的意思:形容非常灵活、万能,能够应对各种情况。
杂碎(zá suì)的意思:指杂乱、碎片化的事物或信息。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德周所作的《偈二首》中的第一首。诗中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禅宗中对于真理和觉悟的追求与理解。
“举体露堂堂,十分无挂碍。” 开篇即以“举体”形容真理的显现,如同光明普照,无所遮蔽,没有任何阻碍。“十分无挂碍”则强调了这种真理的纯净与完整,没有任何杂质或束缚。
“千圣不能传,万灵咸顶戴。” 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真理的深奥与普遍性。千圣(众多圣贤)虽有智慧,却难以完全传达真理的全貌;而万灵(所有生灵)却都能心领神会,顶礼膜拜。这既是对真理超越时空、普适性的肯定,也是对众生本具佛性的赞颂。
“拟欲共商量,开口百杂碎。” 最后两句则以日常生活中的对话场景为喻,形象地描绘了试图用言语去解释或讨论真理时的困境。言语往往无法精确表达出真理的全貌,就如同开口说话时,思维与语言之间总会有不匹配之处,最终只能是“百杂碎”,即零散、破碎的意思。这反映了禅宗中对于直接体验真理、而非依赖语言文字来理解真理的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真理的本质、传播的难度以及人类在追求真理过程中的局限性,体现了禅宗思想中对于直接体验和内心领悟的强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