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谢 束 丈 宋 /王 令 卓 郑 簪 裾 密 作 林 ,相 如 贫 病 强 来 临 。藜 羹 才 饱 无 他 志 ,肉 食 饿 充 有 媿 心 。死 马 偶 能 逢 市 骨 ,滥 竽 常 恐 负 知 音 。古 来 一 饭 皆 论 报 ,何 日 王 孙 遂 有 金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古来(gǔ lái)的意思:指古代以来,历史长久的意思。
何日(hé rì)的意思:什么时候
愧心(kuì xīn)的意思:指心中感到惭愧、羞耻,对自己的行为或态度感到内疚。
来临(lái lín)的意思:即将到来或即将发生。
滥竽(làn yú)的意思:形容演奏乐器不好,技艺拙劣。
藜羹(lí gēng)的意思:藜羹是指用藜草制成的羹汤,比喻贫寒而简朴的生活。
论报(lùn bào)的意思:指评论和批评报纸、杂志等媒体。
贫病(pín bìng)的意思:指贫困和疾病同时存在,形容生活困苦,身体不好。
肉食(ròu shi)的意思:指吃肉的人,泛指享受物质享受或富贵人家。
市骨(shì gǔ)的意思:指城市的中心或核心地带。
他志(tā zhì)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志向、抱负、志愿等。
王孙(wáng sūn)的意思:指王子和公子,也用来形容家族显贵的后代。
无他(wú tā)的意思:没有其他;没有别的。
相如(xiàng rú)的意思:相貌酷似,如出一辙。
一饭(yī fàn)的意思:指一顿饭,表示简单的食物或者一餐饭的能力。
簪裾(zān jū)的意思:形容举止端庄、仪态庄重。
知音(zhī yīn)的意思:知己,好朋友
卓郑(zhuó zhèng)的意思:形容人的品德高尚,行为正直,没有任何瑕疵。
- 翻译
- 卓郑之辈如稠密的树林,尽管司马相如贫困多病,仍勉强前来聚会。
他们仅以藜藿羹充饥,没有其他奢望;而享受肉食的人却深感惭愧。
如同死马偶尔遇到可作药材的骨头,我担心自己才能平庸,辜负了知己的期待。
自古以来,哪怕一顿饭的恩惠也期待回报,不知何时我这寒士才能拥有财富。
- 注释
- 卓郑:指卓文君和郑袖,这里借代富贵之人。
簪裾:古代贵族的服饰,这里形容人群。
相如:司马相如,西汉文学家。
贫病:贫穷和疾病。
藜羹:粗劣的食物,藜藿煮成的汤。
肉食:比喻富贵生活。
滥竽: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比喻才能不足的人。
负知音:辜负知心朋友或赏识者。
一饭:一顿饭,引申为微小的恩惠。
王孙:贵族子弟,此处指诗人自己。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困顿中仍保持着高洁品格的境况,以及对物质生活的淡泊态度。"卓郑簪裾密作林",形容环境的荒凉与自己的贫穷;"相如贫病强来临"则表明尽管自己身处逆境,但朋友间的情谊依然坚定。
"藜羹才饱无他志"一句,显示了诗人对物质满足之后,不再有其他追求,内心的平静与淡泊。紧接着"肉食俄充有愧心"则表达了一种超越世俗欲望的心境,即便是偶尔得到美味,也感到有些过意不去。
"死马偶能逢市骨"暗示了诗人对于物资的获取并不容易,而"滥竽常恐负知音"则透露出诗人对艺术创作的担忧,怕不能达到理想中的水平,辜负那些赏识自己的知音。
最后两句"古来一饭皆论报"表达了古往今来的道德观念,即一切恩惠都应该得到回报,而"何日王孙遂有金"则是一种无奈的自我安慰,或许是对未来某种物质条件改善的一种期望。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思,展现了诗人在贫困中的高尚情操,以及对于生活与艺术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熊经略廷弼
经略主守抚主战,一举荡平握胜算。
兵来薄城城动摇,委去严关门两扇。
卷地风鹤走踉跄,掖之上马马胡旋。
谁欤哭者独微笑,安在横磨剑十万。
毕以残军屹后殿,耳聋舌敝言言验。
功罪昭然黑白判,左袒右袒法乃乱。
曲杀清流设阱陷,讲筵袖出辽东传。
九边传首亦何辞,坐盗脏赀足长叹。
安得貂裘与珍玩,矫旨助虐江夏县。
子雉经死去婢衣,株连姻族抄瓜蔓。
可怜杨左魏何人,一网打入封疆案。
酬客
客问我何意,萧然住此山。
我答客何愚,何不观我颜。
我颜又不戚,我心何曾顽。
我非武陵人,亦非南阳贤。
又非无为谓,终日长窅然。
一衲三十载,夏热冬犹寒。
客至无美酒,烹葵酌流泉。
相对无游辞,所举楞伽篇。
日入群动息,连床同夜禅。
终宵松风声,至晓不得眠。
我有懒瓒计,放足且随缘。
觉来日已高,此诀不可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