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便烦(biàn fán)的意思:形容事情简单而令人烦恼
不与(bù yǔ)的意思:不互相交流或接触
不就(bù jiù)的意思:表示不屈服、不妥协,坚持自己的立场或主张。
从来(cóng lái)的意思:表示事物的常态、习惯或一贯的状态。
烦恼(fán nǎo)的意思:指心情烦闷,苦恼困扰。
佛法(fó fǎ)的意思:佛教的教法和教义。
聒噪(guō zào)的意思:指声音刺耳、喧闹吵杂。
毫不(háo bù)的意思:一点也不,完全没有
合眼(hé yǎn)的意思:形容短暂地闭上眼睛
黄泉(huáng quán)的意思:指死亡、阴间或地狱。
蓦然(mò rán)的意思:突然、忽然间
如来(rú lái)的意思:佛教中指佛陀,也可用来形容某人具备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特质。
三事(sān shì)的意思:指同时发生的三个重要的事情。
僧宝(sēng bǎo)的意思:僧人的宝贵之物,比喻极为珍贵的东西。
他人(tā rén)的意思:指别人、其他人。
纤芥(xiān jiè)的意思:形容事物非常细小或微不足道。
阎罗(yán luó)的意思:指地府的神明,也指死神,用来形容死亡或死神的形象。
一毫(yī háo)的意思:形容极其微小或细微的事物。
与人(yú rén)的意思:与他人相处、交往。
邹搜(zōu sōu)的意思:邹搜是一个表示仔细搜寻、细致调查的成语。
佛法僧(fó fǎ sēng)的意思:佛教法师或僧人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师释宗杲所作的《禅人求赞(其二)》。诗中描绘了一个贪婪而口出恶言的禅僧形象。他像天蒸的枣子般贪婪地搜刮财物,对任何东西都难以满足,即使身披佛教三事(袈裟、钵盂、锡杖)的象征物,内心却充满对佛法僧宝的诽谤。他向来小气,连微小的东西也不愿与人分享,且丝毫不懂得谦卑和布施。最后,诗人预言这个僧人死后会因生前的行为在阴间吵闹不休,惊扰地府的阎罗王。整首诗通过讽刺和警示的手法,批评了僧人的贪婪和口舌之过,体现了佛教戒律和修行的重要性。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满庭芳.寄□县晏公及道众
山侗马钰,闲吟闲咏。不是夸强逞俊。
谓见人居火院,受苦不忍。时时诗词劝化。
启丹诚、阐开玄径。常哭告,望人人回首,个个听信。
割断情缰欲索,归物外,无萦无系。
无病自在,清闲快乐,修完性命。
一朝功成行满,有金童、持诏邀请。
如此事,奈人人不肯,折了伊甚。
满庭芳.恐人退道预诫之
人人学道,因何退怠。都缘心不宁耐。
富贵修行,或遇艰难阻阨。
贫者受人供养,自骄矜、必然败坏。
或好贿便,自招自揽,非常灾害。
或有炼心不尽,起攀缘爱念,决定破戒。
若悟韶光迅速,生死事大。
常怀慎终如始,处无为、清静无赛。
功行满,与九玄七祖,共超三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