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床煨叶火,朝谷应樵音。
- 拼音版原文全文
佺 上 人 游 方 宋 /薛 嵎 燕 鸿 来 去 尽 ,萧 索 此 时 心 。杖 锡 投 何 寺 ,风 霜 别 故 林 。夜 床 煨 叶 炎 ,朝 谷 应 樵 音 。往 往 长 松 下 ,看 山 坐 独 吟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长松(cháng sōng)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行为正直,像松树一样挺拔坚强。
此时(cǐ shí)的意思:指当前的时刻或时候。
独吟(dú yín)的意思:独自吟唱或吟咏
风霜(fēng shuāng)的意思:指人经受了风吹和霜打的磨砺,比喻经历了艰苦困苦的磨砺,锻炼出坚强的意志和品质。
故林(gù lín)的意思:指已经废弃或荒芜的林木,比喻事物的衰败和人事的变迁。
来去(lái qù)的意思:表示人或事物的到来和离去。
松下(sōng xià)的意思:指高山巍峨,林木茂盛的景象。也用来比喻人才辈出、学术发达的地方。
往往(wǎng wǎng)的意思:常常,经常
萧索(xiāo suǒ)的意思:形容寂寞冷落、凄凉无人的景象。
燕鸿(yàn hóng)的意思:形容离别之情或寄托思念之情。
杖锡(zhàng xī)的意思:指拄着拐杖的老人,用以比喻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人。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薛嵎对佺上人游方生活的感慨与想象。首句“燕鸿来去尽”寓言了僧侣生活的无常和漂泊,如同燕子南来北往,而诗人的心境在这样的时节显得格外萧瑟。接下来,“杖锡投何寺”表达了对佺上人云游四方,不知所终的探寻,暗示了出家人对未知寺庙的投奔,以及面对风霜严寒时离开熟悉的故林。
“夜床煨叶火”展现了僧人的简朴生活,夜晚围炉取暖,以落叶为薪,体现了修行生活的清苦。而“朝谷应樵音”则描绘了早晨听到伐木声,呼应了上人可能在山间劳作或寻找食物的情景。最后两句“往往长松下,看山坐独吟”,诗人想象佺上人在长松掩映的山中,独自吟咏,画面宁静而深沉,流露出对这种超然物外生活的敬仰和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写实与想象相结合的手法,刻画了一位僧侣游方者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僧人生活的理解和欣赏,同时也透露出自己内心的孤寂与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集卞茂卿园
新雷动土脉,熙阳悦草性。
池柳已解窥,江梅巳堪赠。
画舟蘸晴波,文茵坐幽径。
芳辰生远思,微云澹孤兴。
药标新春奇,竹藏隔年净。
禽鸟初辞寒,关关语相庆。
经时守太玄,清斋一元命。
何来岁华情,乃知春感盛。
酒阑送明月,林皋自深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