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代 文 宣 王 答 唐 /罗 隐 三 教 之 中 儒 最 尊 ,止 戈 为 武 武 尊 文 。吾 今 尚 自 披 蓑 笠 ,你 等 何 须 读 典 坟 。释 氏 宝 楼 侵 碧 汉 ,道 家 宫 殿 拂 青 云 。若 教 颜 闵 英 灵 在 ,终 不 羞 他 李 老 君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宝楼(bǎo lóu)的意思:形容建筑物华丽富丽,宏伟壮丽。
碧汉(bì hàn)的意思:指蓝天白云,形容天空晴朗明亮。
不羞(bù xiū)的意思:形容人不害羞,不知羞耻。
道家(dào jiā)的意思:道家是中国古代哲学学派之一,强调追求道的真理和自然的本质。
典坟(diǎn fén)的意思:指人们对已故的先人墓地进行修葺或整理,以示尊重和纪念。
宫殿(gōng diàn)的意思:宫殿是指帝王居住的宏伟建筑物,引申为豪华富丽的住所或场所。
何须(hé xū)的意思:表示不需要或没有必要做某事,也可以用来劝告别人不必要的行动。
老君(lǎo jūn)的意思:指道教的三清之一的太上老君,也用来指代人的年纪大、经验丰富。
李老(lǐ lǎo)的意思:指年纪大的人,也可用于尊称年长的人。
你等(nǐ děng)的意思:指对方等待,表示对方地位低下,不值得亲近或重视。
披蓑(pī suō)的意思:指人们在寒冷或恶劣的环境中,为了保护自己而穿上蓑衣,比喻为了自保而采取某种手段或行为。
青云(qīng yún)的意思:指人的前途或成就非凡,超越常人,得到高位或高官厚禄。
三教(sān jiào)的意思:三教指佛教、道教和儒教三种主要的宗教信仰。也用来指代各种宗教信仰。
尚自(shàng zì)的意思:尚自意为重视自己,珍视自己的价值和尊严。
释氏(shì shì)的意思:释氏是指释迦牟尼佛的家族和弟子们。
蓑笠(suō lì)的意思:指戴着蓑衣、戴着草帽,形容农民劳作的模样。也用来比喻一个人的形象或者工作状态。
颜闵(yán mǐn)的意思:形容人的脸上常常带着笑容。
英灵(yīng líng)的意思:英勇的灵魂;英雄的精神。
止戈(zhǐ gē)的意思:停止战争,和平相处。
止戈为武(zhǐ gē wéi wǔ)的意思:停止战争,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
- 注释
- 三教:儒、释、道三种主要宗教。
儒:儒家。
尊:尊敬。
止戈:停止战争。
武:武力。
武尊文:崇尚和平与文化。
尚:仍然。
披:穿戴。
蓑笠:蓑衣和斗笠,古代农夫的典型服饰。
典坟:古代的经典文献。
释氏:指佛教。
宝楼:华丽的佛塔。
碧汉:青天或蓝色的天空。
道家:道教。
宫殿:宫观。
拂:触碰,这里形容宫观高耸。
颜闵:颜回和闵子骞,古代贤者。
英灵:杰出的精神或灵魂。
羞:感到羞耻。
李老君:道教创始人老子的尊称。
- 翻译
- 儒教之中儒家最受尊崇,以停止战争作为武力,而崇尚文化。
我如今仍然披着蓑衣斗笠,你们又何必去研读古籍经典。
佛教的寺庙高入蓝天,道教的宫观直插云霄。
如果颜回、闵子骞这样的贤才还在,他们绝不会以李老君为耻。
- 鉴赏
这首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诗人对儒家文化的尊崇与自信,同时也表现出对其他宗教或哲学思想的宽容和平等态度。
“三教之中儒最尊”,直接表达了儒家在百家争鸣中的至高地位。紧接着,“止戈为武武尊文”则是强调以儒家文化为核心,可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安定,武力只是辅助手段。
“吾今尚自披蓑笠”,诗人用“我”字表明自己的立场,虽身处低微但依旧坚守儒家的道德理念。"你等何须读典坟"则是在劝诫读者,无需过分追求佛教的经典或道家之学,只需关注人伦纲常即可。
“释氏宝楼侵碧汉,道家宫殿拂青云”,这两句描绘了佛教与道教建筑宏伟壮观的景象,但并未给予过高评价,而是将它们视为一种精神寄托。
最后,“若教颜闵英灵在,终不羞他李老君”则表明如果儒家之教得以长存,那么即使与历代圣贤相比,也绝不会感到羞愧。这里的“李老君”通常指的是道家的祖师,李耳,即老子。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儒学的崇敬,更透露出一种文化上的包容性和内在的自信。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王医官归龙泉
拜命恩波阔,南归道路长。
才名双白发,行李一青囊。
祖帐连春草,征帆挂夕阳。
云消波浩荡,烟暝树苍茫。
旅食经淮海,家园入楚乡。
药分苏井水,花送董林香。
济世推恒德,长生有秘方。
宋清虽已远,千载共流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