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参不杀人,慈母终下机。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采桑(cǎi sāng)的意思:指照顾别人的儿女或养育别人的子女。
慈母(cí mǔ)的意思:慈母是一个表示母亲慈爱、关怀和无私奉献精神的成语。
盗嫂(dào sǎo)的意思:指男子偷窃他人的妻子,也比喻人品卑劣,背信弃义。
各自(gè zì)的意思:各自指每个人或每个事物都有自己的特点、状况或意见。
何以(hé yǐ)的意思:为什么,怎么,用什么方法
皎洁(jiǎo jié)的意思:明亮洁净,光彩照人。
君子(jūn zǐ)的意思:君子指的是有德行和高尚品质的人,通常用来形容有修养、有风度、有道德的人。
可疑(kě yí)的意思:怀疑的、不确定的
来使(lái shǐ)的意思:指受人所使唤,成为他人的工具或傀儡。
罗敷(luó fū)的意思:形容女子妖娆美丽。
男儿(nán ér)的意思:指成年男子,也表示男子的气概和勇气。
秋胡(qiū hú)的意思:指秋天时,寒风吹动胡须,形容秋风凉爽。
使君(shǐ jūn)的意思:指能够任用、派遣的官员或人才。
世事(shì shì)的意思:指世间的事情、事物。
淑慎(shū shèn)的意思:指女子温柔贞淑、行为谨慎。
所之(suǒ zhī)的意思:指所述或所说的地方或事物。
未然(wèi rán)的意思:表示事情没有发生,还没有成为现实。
冶容(yě róng)的意思:形容容貌美丽动人。
自持(zì chí)的意思:自己克制,不依赖他人。
秋胡妇(qiū hú fù)的意思:指的是秋天时,妇女们穿着华丽的服装,戴着珠宝,走在街上,显得非常美丽和引人注目。
- 鉴赏
这首诗《述古(其十)》由明代诗人黎遂球创作,通过一系列对比和反问,探讨了人性、道德与社会规范之间的复杂关系。
首句“曾参不杀人,慈母终下机”引用了《论语》中的典故,曾参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被误传为杀人凶手,他的母亲因此放下织机,担心儿子的名声受损。这里借用了这个故事,引出对道德行为与社会舆论之间关系的思考。
接着,“无兄云盗嫂,世事皆可疑”指出在社会中,即使没有直接证据,仅凭传言或流言蜚语,人们就可能对他人产生怀疑,甚至误解。这反映了人性中对于不确定性和未知的恐惧,以及社会舆论对个人名誉的巨大影响。
“因识秋胡妇,却金惭所之”则通过另一个典故,讲述了一个女子面对诱惑时保持节操的故事。秋胡妇拒绝了官员秋胡的非分之想,最终得到了应有的尊重。这一部分强调了个人道德选择的重要性,以及在面对诱惑时坚守原则的勇气。
“冶容既若诲,何以规男儿”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女性的打扮或举止暗示着诱惑,那么男性应该如何自处?这引发了对性别角色和社会期望的反思,以及如何在两性关系中保持适当界限的讨论。
“皎洁美罗敷,曾来使君思”提到罗敷,一个著名的美丽女子,她的故事表明,即使在古代,女性的美貌也常常引发争议。然而,通过她的行为,她展现了高尚的品质,如对丈夫的忠诚和对自我价值的坚持。
“罗敷但采桑,使君岂无妻”则进一步强调了女性在社会中的角色和权利,提出即使女性从事劳动,她们也有自己的尊严和生活。同时,这也暗示了男性应该尊重女性的选择和独立性。
最后,“君子防未然,淑慎各自持”总结了全诗的主旨,即君子应当预防问题的发生,保持良好的品行和谨慎行事。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遵循道德规范,维护社会秩序和个人声誉。
整首诗通过一系列的典故和反问,深刻探讨了道德、责任、性别角色以及社会规范等主题,展现了诗人对人性和社会现象的深入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雪豆腐
孤城斗大云为衙,朔风战树啼栖鸦。
天公作意破岑寂,排日玉戏矜豪奢。
炉温祇有茗堪煮,水浅惜无鱼可叉。
山田萁落漉浆汁,争言此味清而嘉。
夜堆晶盘置墙角,晨碾玉屑挥霜牙。
不令急煎汤一沸,气蒸釜底烧枯杈。
滑腻流匙得精粹,如吸沆瀣餐朝霞。
又若道人发逸兴,踏雪笑嚼寒梅花。
沁入心脾涤肠胃,消去渣滓无疵瑕。
五侯鲭膳贵人家,驼峰獾炙盛相夸。
凿冲辇致佐珍馔,门外往往翻冰车。
岂知菽为五谷一,来其出自狸虎沙。
蠲烦但藉半瓯水,含冻偏宜六出花。
癯儒秉性甘澹泊,野客与我同生涯。
况复绵州得春酿,官厨取给无须赊。
《雪豆腐》【清·李子荣】孤城斗大云为衙,朔风战树啼栖鸦。天公作意破岑寂,排日玉戏矜豪奢。炉温祇有茗堪煮,水浅惜无鱼可叉。山田萁落漉浆汁,争言此味清而嘉。夜堆晶盘置墙角,晨碾玉屑挥霜牙。不令急煎汤一沸,气蒸釜底烧枯杈。滑腻流匙得精粹,如吸沆瀣餐朝霞。又若道人发逸兴,踏雪笑嚼寒梅花。沁入心脾涤肠胃,消去渣滓无疵瑕。五侯鲭膳贵人家,驼峰獾炙盛相夸。凿冲辇致佐珍馔,门外往往翻冰车。岂知菽为五谷一,来其出自狸虎沙。蠲烦但藉半瓯水,含冻偏宜六出花。癯儒秉性甘澹泊,野客与我同生涯。况复绵州得春酿,官厨取给无须赊。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96067c68e0842428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