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烽台秋望》
《烽台秋望》全文
清 / 戴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惨淡黄云戍,阴森白骨堆。

望乡故识吊古有荒台。

海月三更出,悲风万里来。

愁心当此夕,鸿雁不胜哀。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骨(bái gǔ)的意思:指人死后只剩下了骨骼,形容人或事物的残破、荒凉。

悲风(bēi fēng)的意思:形容悲伤凄凉的风声。

不胜(bù shèng)的意思:形容无法胜过或不胜任某种情况或事物。

惨淡(cǎn dàn)的意思:形容景象、气氛、前景等非常凄凉、无望。

愁心(chóu xīn)的意思:忧虑、担心的心情。

吊古(diào gǔ)的意思:吊古指的是怀念古人,对古人的崇敬之情。

故识(gù shí)的意思:指旧时相识的人。

海月(hǎi yuè)的意思:指月亮在海中倒映的景象,比喻虚幻、不实际的事物或人。

鸿雁(hóng yàn)的意思:比喻亲友离别或相思之情。

三更(sān gēng)的意思:指夜间的最后一更,也指深夜。

望乡(wàng xiāng)的意思:指思念家乡或故乡的情感。

无故(wú gù)的意思:无缘无故地、没有理由地

阴森(yīn sēn)的意思:形容气氛或环境阴沉恐怖,使人感到不安或恐惧。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苍凉而悲壮的画面,通过烽台秋望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历史沧桑和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慨。

首联“惨淡黄云戍,阴森白骨堆”以“黄云”和“白骨”为意象,渲染了战场的凄凉与残酷。黄云象征战争的浩瀚与辽阔,白骨则代表了生命的消逝与战争的无情。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战场的景象,也暗示了历史的沉重与不可逆转。

颔联“望乡无故识,吊古有荒台”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站在烽台上,遥望故乡,却找不到熟悉的身影,表达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吊古有荒台”则引出了对历史的追忆,荒台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让人不禁思考生命的意义和历史的深远影响。

颈联“海月三更出,悲风万里来”将自然界的景象与人的情感巧妙结合。海上的明月在三更时分升起,既美丽又孤独,仿佛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而“悲风万里来”则增添了画面的凄凉感,风从远方吹来,带来了无尽的哀伤与思绪。

尾联“愁心当此夕,鸿雁不胜哀”收束全诗,将诗人的愁绪推向高潮。在这悲凉的夜晚,诗人的心中充满了忧愁,连远行的鸿雁也无法承受这份哀伤。这一句不仅表达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也寓意着对天下苍生的深切关怀和对和平的渴望。

整体来看,这首《烽台秋望》通过描绘战场的凄凉、历史的沧桑以及个人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历史和自然的深刻感悟,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作者介绍
戴亨

戴亨
朝代:清

戴亨,字通乾,号遂堂,汉军旗人。康熙辛丑进士,官齐河知县。有《庆芝堂诗集》。
猜你喜欢

闻海寇犯省城

艨艟巨舰捲江涛,杀气凭陵海岳高。

转战漫劳徵虎旅,谈兵虚道识龙韬。

烽烟一望归心折,鼙鼓频听客梦劳。

铜柱勋名堪此日,时危谁赠吕虔刀。

(0)

浮丘八景·其八听笙亭

孤亭仙侣许同群,子晋笙声海外闻。

一自浮邱相遇后,缑山吹动九霄云。

(0)

送周少参入贺便道省觐祖母及二尊人

使君拥传入熙朝,驷马因过万里桥。

双阙望遥红日迥,太行家近白云遥。

庭闱三寿南山老,金鉴千秋北斗杓。

移孝为忠应自许,可谁攀附上青霄。

(0)

閒居忆昔年游西蜀·其三

五月峨眉雪,孤根滟预堆。

瞿塘翻浪下,赤甲自天来。

绝域豺狼斗,阴崖魍魉猜。

无因消旅思,聊以酌春醅。

(0)

龙津小隐同郭王二光禄袁参藩邀集王宗伯宴饮和宗伯韵·其二

蓬蒿荒小径,疏病合幽栖。

药裹床头满,厨烟竹里迷。

绿含堤柳色,红绽野花蹊。

胜会成欢赏,多君石上题。

(0)

海珠送别王少参升任贵州宪副

一自分携别旧京,中间消息断鸿声。

锦江正忆同看剑,珠海翻为独送行。

岭外棠阴云已合,天涯铜柱月常明。

圣朝勋业今犹古,肯向王孙怨草生。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贾昌朝 黄福 陈文龙 王清惠 聂胜琼 木青 梅之焕 张昪 蔡薿 黎培敬 吴迈远 刘铉 毕士安 季芝昌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