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草绿(cǎo lǜ)的意思:形容植物或景色的颜色非常绿,非常鲜艳。
处处(chǔ chù)的意思:处处意指“到处、各处”,表示某事物或某种情况在各个地方都存在或普遍存在。
鹅儿(é ér)的意思:鹅儿是指年幼的鹅,用作成语形容人年纪轻小。
明照(míng zhào)的意思:明亮的照射,指明确而清楚地表达或揭示某种事物。
帔子(pèi zǐ)的意思:帔子是指古代妇女穿在身上的一种衣物,比喻对人或事物的包容和容忍。
屋除(wū chú)的意思:将屋顶除去,喻意将某人或某物从根本上消除或清除。
行路(xíng lù)的意思:指人在生活中行走、行动的过程。
杖头(zhàng tóu)的意思:指人的智慧或才能的极限,也指人的头脑和智慧。
- 注释
- 鹅儿草:一种常见的野草,春季生长茂盛。
绿:绿色,形容鹅儿草的颜色。
侵:蔓延,扩展。
行路:道路。
帔子花:一种植物,可能指牵牛花或类似花朵。
明:明亮,形容帔子花色彩鲜明。
照:照射,照亮。
屋除:房屋四周。
处处:到处,各个地方。
乞浆:向人讨水喝。
俱:都。
得酒:得到酒。
杖头:拐杖顶端。
何恨:哪里遗憾。
一钱无:没有一分钱。
- 翻译
- 鹅儿草的绿色蔓延到小路上,
帔子花的鲜艳映照在房屋周围。
-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春天乡村的景象。"鹅儿草绿侵行路"写出了鹅儿草生长茂盛,绿色蔓延到道路两旁,显示出春天生机盎然的气息。"帔子花明照屋除"则描绘了帔子花(可能是指一种明亮的野花)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鲜艳,照亮了屋前的小径,给人以明亮和温暖的感觉。
诗人接着通过"处处乞浆俱得酒"这一细节,表达了村民们淳朴好客,即使是最简单的浆水也能换得醇厚的酒,体现了乡村人情的淳厚和热情。最后一句"杖头何恨一钱无"则以幽默的方式,说即使身无分文,只要走在这样的乡村,也能感受到人们的善意,不觉遗憾,流露出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和对人情味的赞美。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景色和淳朴的人情为背景,展现了南宋时期乡村生活的和谐与美好,体现了陆游的田园诗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隆兴二年南郊鼓吹曲.六州歌头
严更永,今夕是何年。玉衡正,钩陈灿,天宇起祥烟。
协风应、江海安澜。重规仍叠矩,圣主乘乾。
尧授舜、盛事光前。称寿玉卮边。
三年亲祀,一阳回律,八乡承宇,觚陛紫为坛。
仰天颜。斋居寂,诚心肃,礼容专。
存钟石,约舆卫,五辂不求全。听金钥、虎旅无眠。
俨千官。须期显。相嘉笾。一人俭德动天渊。
费减大农钱。神示格,宗祧燕。人民悦,祉福正绵绵。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