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全文
- 鉴赏
这首《秋夜》由明代诗人谢晋所作,通过对秋夜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深秋时节特有的凄清与寂寥氛围。
首句“寒蛩不可听”,寒蛩即寒虫,这里指秋天的蟋蟀。诗人以“寒”字开头,便为全诗定下了一种冷清的基调,暗示了秋夜的寒冷与孤独。紧接着“况复起清砧”,砧是捣衣石,古代妇女在秋夜捣制冬衣时常用之物。此处“清砧”不仅描绘了捣衣声的清脆,也暗含了离别与思念之情,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而富有情感。
“落叶将飞雨,潇潇又满林。”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凄美。落叶随风飘零,预示着季节的更替与生命的衰败;而即将来临的雨,更是增添了夜晚的凉意和哀愁。潇潇之声,既形容了雨声的连绵不绝,也象征了内心的忧伤与思绪的纷扰。满林的景象,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广阔与丰富,也暗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深邃与复杂。
整首诗通过寒蛩、清砧、落叶、飞雨等意象,构建了一个充满秋意与情感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季节更迭的感慨,以及对离别与思念的深切体会。谢晋以其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力,成功地捕捉并传达了秋夜的独特韵味,使读者在阅读中能够感受到深秋的静谧与哀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赵逢源今春当赴省试以事失期乃督钱纲往行在且欲观母后回銮之庆作诗速其行
去年秣马望行宫,飘然气若摩霄鸿。
不学提携百金剑,不倚能弯两石弓。
徒誇读书饱藜苋,笔阵欲敌千人锋。
要登月窟取官职,不使官出兜鍪中。
丈夫功名自有日,春闱已过落花风。
今当献计随群吏,到时万井欢声沸。
慈宁殿前催趁班,看君入贺鸣靴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