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拜遗像,悲风生黄垆。
公今倘无死,此地正堪娱。
八九(bā jiǔ)的意思:指时间或事物的数量接近九成,接近完全。
悲风(bēi fēng)的意思:形容悲伤凄凉的风声。
波涛(bō tāo)的意思:形容波浪汹涌澎湃的样子。
此地(cǐ dì)的意思:指当前所在的地方或此时此刻的情况。
大贤(dà xián)的意思:指非常有才德的人,具有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才能。
但歌(dàn gē)的意思:指以歌颂为主要内容的诗歌。也可指歌颂的内容。
地正(dì zhèng)的意思:指地位正当、正直无私。
风生(fēng shēng)的意思:形容人才出众,风度翩翩,举止优雅。
古今(gǔ jīn)的意思:古代与现代,过去与现在
混迹(hùn jì)的意思:指在某个环境中以不正当的手段或方式混入其中,追求个人利益。
江湖(jiāng hú)的意思:指社会上的浮动人员、游离人士,也指江湖中的各种事物和活动。
九泽(jiǔ zé)的意思:形容人的才能卓越,具有很高的智慧和能力。
卷舒(juǎn shū)的意思:卷曲和舒展,形容事物变化或状态的转折与调整。
况复(kuàng fù)的意思:况复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意为“况且还有”,表示一种进一步的陈述或补充。
清澄(qīng chéng)的意思:清澄指的是水清而无杂质的状态,引申为人的心灵纯净、清白无暇的状态。也可以形容事物清晰明朗、毫无瑕疵。
上书(shàng shū)的意思:上书是一个动词成语,指的是将文字写在书籍、文件等物品上面。
堂上(táng shàng)的意思:指在家庭或团体中的正式场合中,以长辈或上级的身份出席或主持会议、座谈等活动。
陶朱(táo zhū)的意思:指人的脸色红润,有血色。
西师(xī shī)的意思:西师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西指西方,师指老师。西师的基本含义是指西方的老师,也可以指西方的教育机构或学校。
下邑(xià yì)的意思:下属的地方。
胸中(xiōng zhōng)的意思:指一个人内心深处的思想、情感或抱负。
隐忧(yǐn yōu)的意思:指内心深处的忧虑或烦恼,不为他人所知晓。
糟粕(zāo pò)的意思:指坏的东西或事物的残留部分,也指不好的东西。
毡庐(zhān lú)的意思:指临时搭建的茅草屋,比喻临时住所。
真儒(zhēn rú)的意思:指真正的儒家学者,具有高尚的品德和深厚的学问。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古代贤士隐居读书的情景,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和哲理意味。诗人通过描述这位贤士在安乡这个古老地方的生活状态,展现了他与世无争、潜心学问的形象。
“安乡古下邑,公偶混迹居。”开篇点明地点和人物身份,暗示了这位贤士并非世俗之人,而是隐居于此,与世隔绝,追求内心的宁静与知识的积累。
“编茅阅古今,清澄涔澧潴。”进一步描绘了贤士居住环境的简朴与宁静,以及他阅读古今书籍,汲取知识的场景。这里的“清澄”不仅形容水的清澈,也象征着贤士心灵的纯净与智慧的深邃。
“波涛入胸中,万甲时卷舒。”形象地比喻贤士内心如同波涛汹涌的大海,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智慧,时而激荡,时而平静,展现出他思考的深度和广度。
“坐吞八九泽,去作宋真儒。”这里使用夸张的手法,形容贤士阅读广泛,学识渊博,最终成为像宋真儒那样的伟大思想家。
“西师出绪馀,胆已寒毡庐。”通过描述战争的背景,反衬出贤士内心的平静与超脱,即使在动荡的时代,他的内心依然保持着冷静和坚定。
“军中但歌范,谁识旧陶朱。”这里借用了历史典故,表达了对贤士才能的赞誉,同时也暗含了对当时社会只看重表面功利而忽视真正人才的批评。
“大贤方穷时,隐忧在江湖。”进一步揭示了贤士在逆境中的坚持与乐观,即便身处困境,心中仍怀有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
“功成等糟粕,况复堂上书。”最后两句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认为真正的价值在于持续的学习和内心的充实,而非外在的成就。
整首诗通过对贤士生活状态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深远的思想境界,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理想人格的向往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日永向槐夏,绕屋树扶疏。
麦秋天气清润,设帨记生初。
新拜小君佳号,更过诸郎官舍,仍玩掌中珠。
乐事似今少,一笑倒双壶。列山肴,烹野蔌,且欢娱。
鹿门远引,平生此志与君俱。
终向苕溪烟水,携手云庄风月,不践利名区。
功业看儿辈,相对老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