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横烟影隐犹见,秋入霜毫势欲吞。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案头(àn tóu)的意思:指案子上的事物,也比喻工作、学习的地方。
高阁(gāo gé)的意思:形容地位高,权力大,或者形容人远离尘嚣,生活清净。
何物(hé wù)的意思:指某个人或事物的真实面目、本质;也可以用来表示对某人或某事的疑问、质疑。
林泉(lín quán)的意思:指山林中的泉水,比喻清幽幽静的环境。
人间(rén jiān)的意思:人间指的是人类所在的世界,也可以指人世间的事物、人情世故。
三峰(sān fēng)的意思:指三座山峰,比喻三个主要的人或事物。
霜毫(shuāng háo)的意思:形容非常细小、微不足道的事物。
太华(tài huá)的意思:形容事物华丽、壮丽、美好。
万钧(wàn jūn)的意思:形容重量极重或力量极大。
未免(wèi miǎn)的意思:表示某种情况或行为过于极端、不可避免或无法容忍。
依约(yī yuē)的意思:按照约定或承诺的内容行事。
一发(yī fà)的意思:指事物发生或变化的一瞬间。
远山(yuǎn shān)的意思:远离自己所在的地方,到更远的地方去。
掌上(zhǎng shàng)的意思:掌上指的是手掌上面,形容事物非常小、轻巧或容易掌握。
中原(zhōng yuán)的意思:指中国北方地区的中心,也泛指中心地带。
中书(zhōng shū)的意思:指被任命为官员的人,也指官吏。
- 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笔架的形象,巧妙地融入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处,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微妙关系的思考。
首联“何物能支笔万钧,案头依约远山痕”,以“笔万钧”夸张地形容笔的重量,暗示笔架需具备强大的支撑力。而“远山痕”则借指笔架的形状仿佛远山之轮廓,既具实用性又富有艺术美感,体现了古人将自然之美融入日常生活的智慧。
颔联“灯横烟影隐犹见,秋入霜毫势欲吞”,进一步描绘笔架在特定情境下的形象。灯下之影与烟雾交织,虽隐犹现,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而“秋入霜毫”则暗示笔尖如霜,不仅触感细腻,更象征着秋天的肃穆与深沉,赋予笔架以季节性的意象。
颈联“掌上三峰看太华,人间一发是中原”,通过对比的手法,将笔架上的三座小山峰与太华山(古代名山)相提并论,表现出对笔架小巧精致却蕴含宏大景象的赞叹。同时,“人间一发是中原”则将笔架与广阔的中原大地联系起来,强调了小小笔架所承载的广阔视野和深远意义。
尾联“中书未免从高阁,不向林泉怨少恩”,则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思考。中书,可能暗指文人或官员,高阁代表权力与地位,林泉则象征隐逸生活。诗人似乎在说,即使身处高位,也不应忘记内心的追求与自然的亲近,不应因外界的期望而感到不满或抱怨。这不仅是对笔架的赞美,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笔架这一日常物品的细致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艺术美以及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充满了深邃的意境和丰富的内涵。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诗史堂荔枝歌
君不见诗人以来一子美,莫年流落来夔子。
赋诗三百六十篇,西瀼东屯客愁里。
何人作堂画遗像,收拾光芒榜诗史。
堂前何有有荔枝,树犹未老熟独迟。
世人贵早不贵晚,倘非我辈谁赏之。
涪陵昔遭妃子污,万颗包羞莫能诉。
泸戎一经少陵擘,至今传诵轻红句。
少陵伤时泪成血,一点丹心不磨灭。
散成朱实满炎方,风味如诗两奇绝。
乐天曾画忠州图,自言香味人间无。
君谟亦作闽中谱,陈紫声名重南土。
何如诗史堂前株,正是一饭孤忠馀。
人为世重物亦重,端如丈人屋上乌。
巴图闽谱合避路,奚用品第分锱铢。
搀先熟者如杨卢,但可与之作前驱。
闽娘十八婢妾尔,将军大树真佣奴。
我生四百馀年后,来作先生游处守。
登堂三叹荔正丹,聊效柳人祠子厚。
安得先生今复生,添赋夔州歌一首,要使荔枝之名长不朽。
《诗史堂荔枝歌》【宋·王十朋】君不见诗人以来一子美,莫年流落来夔子。赋诗三百六十篇,西瀼东屯客愁里。何人作堂画遗像,收拾光芒榜诗史。堂前何有有荔枝,树犹未老熟独迟。世人贵早不贵晚,倘非我辈谁赏之。涪陵昔遭妃子污,万颗包羞莫能诉。泸戎一经少陵擘,至今传诵轻红句。少陵伤时泪成血,一点丹心不磨灭。散成朱实满炎方,风味如诗两奇绝。乐天曾画忠州图,自言香味人间无。君谟亦作闽中谱,陈紫声名重南土。何如诗史堂前株,正是一饭孤忠馀。人为世重物亦重,端如丈人屋上乌。巴图闽谱合避路,奚用品第分锱铢。搀先熟者如杨卢,但可与之作前驱。闽娘十八婢妾尔,将军大树真佣奴。我生四百馀年后,来作先生游处守。登堂三叹荔正丹,聊效柳人祠子厚。安得先生今复生,添赋夔州歌一首,要使荔枝之名长不朽。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94367c6a40d3ce38688.html
金华先生有奇石名碧远携来自蜀陈洪州以诗觅之金华辍所嗜以赠亦一段奇事也予家雁荡群峰错峙皆几案间物因和二公诗颇起乡思寓意断章
二公心古貌清癯,趣在林泉世味疏。
寸碧来从锦江远,九疑分向锡山居。
山中丘壑奴金谷,笔下波澜陋石渠。
我有千峰藏雁荡,擎天一柱插空虚。
得张大猷尚书书云比每进对屡以待御为言而邦衡舍人言尤数切云云某为群邪所疾独见知二公因读邦衡和和乐楼诗复用前韵
一月霜台屡犯颜,未回天听已身閒。
爱君忧国寸心赤,感物伤时双鬓班。
文举才疏意徒广,子云思苦语尤艰。
尚书左史虽知我,超海应难挟太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