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博山(bó shān)的意思:形容人学识渊博,知识丰富。
不待(bù dài)的意思:不等待,不耐烦
道人(dào ren)的意思:道人指的是修行道德修养的人,也可以指道德高尚的人。
法身(fǎ shēn)的意思:指佛陀的身体或佛法的体现。
光明(guāng míng)的意思:指明亮、明亮,也指希望、美好的前景。
奇秀(qí xiù)的意思:形容才华出众,非常出色。
岂能(qǐ néng)的意思:表示不可能或不能够。常用于反问句或否定句中,用来表达强烈的否定态度。
人亲(rén qīn)的意思:指人与人之间亲近、亲密的关系。
纤柔(xiān róu)的意思:形容物体细长柔软,也可形容女子婉约柔美。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纯净之美。首句“光明奇秀岂能藏”,以“光明”和“奇秀”形容自然界的美好,却说这种美难以隐藏,表达了自然界之美的普遍性和不可抗拒性。接着,“草自纤柔桧自长”两句,通过对比纤细柔弱的小草与高大挺拔的桧树,展现了自然界中不同生命形态的和谐共存,小草的柔韧与桧树的坚韧相互衬托,寓意生命的多样性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不待博山荐沉水,道人亲佩法身香”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这里“博山”是一种古代的香炉,而“沉水”是名贵的香料。诗人说,无需借助昂贵的香料和复杂的仪式,道人(可能指的是修道者或隐士)就能佩戴着内心的纯净之香。这不仅体现了对自然之美的崇尚,也暗示了内在精神世界的纯净与外在物质世界的和谐统一,强调了心灵的修养和自然界的美好是相辅相成的。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内在精神世界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之间和谐关系的赞美和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十月十日与频伽丹叔退庵霁青诸君驯鹿庄看菊
城中二郭颇閒放,骚坛久已推飞将。
今晨一纸偶然来,约我清游共酬唱。
小舟低著六幅篷,打桨竟过东城东。
水花溅衣凫鸭乱,一篙刺入芦花中。
晚来舍舟急登岸,寒花正值开其半。
主人好事正候客,篱角柴门启一扇。
欣然置酒命开筵,挥毫觅句争留连。
待得明春好风月,再赏梅花歌《白雪》。
晓登五云山
览胜登五云,临发天未晓。
不辨径高低,祇觉行人少。
舆行二三里,月尚挂林杪。
野外唱晨鸡,树边喧宿鸟。
我怯溪桥危,仆讶山路小。
盘旋上高峰,曲折如鸟道。
旭日忽东升,三江烟雾绕。
早潮一线来,龛赭犹缥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