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识(bù shí)的意思:不了解或不认识
刚体(gāng tǐ)的意思:指人或物体坚硬、不易弯曲或变形的状态。
唤作(huàn zuò)的意思:指某物或某人被称为另外一种事物或另外一个人。
寂灭(jì miè)的意思:彻底消失或灭亡
金刚(jīn gāng)的意思:形容人的意志坚强,不易动摇。
十方(shí fāng)的意思:指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上、下十个方向,表示广泛、无所不在。
谁行(shuí xíng)的意思:表示对某人或某事的怀疑或不信任。
缘生(yuán shēng)的意思:指事物之间的关系或因缘关系由此而生。
真寂(zhēn jì)的意思:真实而寂静,形容环境静谧、宁静无声。
作缘(zuò yuán)的意思:指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关系。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僧人景岑所作的《偈》系列之一,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佛教哲理。"不识金刚体,却唤作缘生",开篇即以反问的形式,指出人们往往对事物的本质缺乏认识,却自以为了解。"金刚体"在这里象征着事物的本体或本质,而"缘生"则是佛教中关于万事万物皆由因缘聚合而生的观念。这一句对比强烈,揭示了认知与现实之间的差距。
接着的两句"十方真寂灭,谁在复谁行",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对比。"十方真寂灭"指的是宇宙间一切现象的真实状态都是空寂无常的,没有永恒不变的存在。然而,在这种普遍的寂灭之中,又存在着"谁在复谁行"的疑问,即在空寂之中,是否还存在某种行动或存在的实体?这实际上是在探讨在无常和空性的背景下,生命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深刻地反映了佛教对于生命、存在和宇宙本质的思考,以及对世俗认知局限性的反思。它鼓励读者超越表面现象,深入探究事物的本质,从而达到心灵的觉醒和解脱。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常山县至玉山县山行七十里
轧轧舁肩舆,沙径平如案。
纡回万山下,景色佳可玩。
石隙泉琴悲,苔文岩绮粲。
涧花炫日吐,谷鸟逐人唤。
山开衍平畬,麦秀青霞散。
峡隘树阴暧,岚深愕黎旦。
络绎旅人行,累累状珠贯。
我非名利徒,曷足兴遐叹。
玉阶怨
清秋桐叶下,忆昔合欢裁。
针穿七夕巧,绣作双凤回。
流苏凝艳藻,麟文拂轻埃。
玛瑙相思荐,沈香百子开。
承恩当桂寝,侍宠梦瑶台。
朱颜镜里去,白露岁华催。
恩绝昭阳驾,愁满长门苔。
人情新间旧,天运乐生哀。
畴昔君恩重,空惭献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