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比况(bǐ kuàng)的意思:比较两种情况或事物的差异。
不惜(bù xī)的意思:不计较付出,毫不吝惜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不存(bù cún)的意思:不存在、无法实现
净尽(jìng jìn)的意思:完全消耗或耗尽
可知(kě zhī)的意思:可以知道,能够了解或明白的意思。
口业(kǒu yè)的意思:指嘴巴的工作,也指说话的技巧和能力。
落魄(luò pò)的意思:形容生活困顿、境况不佳。
落落(luò luò)的意思:形容人的风度和气质高雅、自信从容。
魄魄(pò pò)的意思:形容精神饱满、气魄宏伟。
如如(rú rú)的意思:形容事物相似或相同。
山僧(shān sēng)的意思:指隐居山林的僧人,比喻远离尘嚣,修身养性的人。
身心(shēn xīn)的意思:指言行一致,身体和心灵都积极地付诸实践。
数量(shù liàng)的意思:数目太多,无法计算。
谁家(shuí jiā)的意思:表示不确定或无法确定的人或事物。
说破(shuō pò)的意思:揭示真相或秘密,将事情公之于众。
万法(wàn fǎ)的意思:指法律、规章制度等各种法则和条文。
巍巍(wēi wēi)的意思:形容高大、雄伟、壮丽。
为了(wèi le)的意思:为了表示出为了某个目的而付出努力或牺牲。
无作(wú zuò)的意思:没有行动或没有作为。
无知(wú zhī)的意思:指那些缺乏知识或者不了解实际情况的人常常不会有所顾虑,因为他们对危险或者困难一无所知。
无造(wú zào)的意思:无法创造、无法制造
无外(wú wài)的意思:没有其他;除此之外没有别的。
无适(wú shì)的意思:没有适合的,没有合适的
无内(wú nèi)的意思:指人心胸狭窄,没有胸襟和气量。形容心机深沉、不仗义的人。
无莫(wú mò)的意思:没有人不知道,没有事情不明白
无来(wú lái)的意思:没有来源,没有根据
无法(wú fǎ)的意思:无法指无法做到、无法实现某种愿望或目标。
无恶(wú è)的意思:没有恶意,没有坏心眼
一道(yī dào)的意思:指同一方向或同时发生的事物。
颖脱(yǐng tuō)的意思:指聪明才智出众,独具特色。
知者(zhī zhě)的意思:知识渊博的人,通常指有见识、智慧和学问的人。
之子(zhī zǐ)的意思:指父母的孩子,也可以指某人的儿子。
罪过(zuì guò)的意思:指犯下的过错或错误行为,常用来表示对某人或某事的歉意或忏悔之意。
无适无莫(wú shì wú mò)的意思:没有合适的选择,没有适当的事物。
- 鉴赏
这首诗《劝徒铭》由宋代的释惟照所作,其内容深邃,寓意深远,充满了禅宗的智慧与哲理。
诗中以“身心无拘,动寂无知”开篇,点明了内心的自由与宁静,无论是行动还是静止,都应保持一种无为而治的状态,内心不应被外界所束缚。接下来,“如大死人,无倚无依”,进一步强调了心灵的独立与超脱,如同死去之人,不再受任何外在事物的影响。
“无拘者宽,无知者安”则阐述了自由与无知之间的关系,真正的自由来自于内心的平静与无知觉的状态。接着,“无内无外,无定无观”强调了内外合一,没有固定的观点或立场,一切随缘而行。
“无适无莫,无造无作”表达了顺应自然,不做刻意的创造或作为,而是让事物自然发展。“无去无来,无好无恶”则说明了对一切现象的接纳与包容,没有偏爱或厌恶,只是平和地面对。
“一道清虚,万法如如”总结了前面的论述,指出了一种超越世俗的境界,无论世间万物如何变化,内心都能保持清明与宁静。“愚极成智,智极成愚”体现了禅宗中关于智慧与愚痴的辩证关系,真正的智慧往往在看似愚钝的行为中体现。
“超诸数量,孰云比况”强调了这种境界的超越性,无法用常规的标准或比喻来衡量。“净尽不留,无法可尚”表达了彻底的净化与无上的境界,没有任何可以超越的存在。“识不可识,智不可知”则揭示了认知的局限性,真正的智慧是无法通过言语或思维来完全理解的。
最后,“谁家之子,兀然巍巍。巍巍不存,根尘颖脱。如憨如痴,落落魄魄。不惜口业,为了说破。笑杀阇梨,山僧罪过。”以一种幽默而讽刺的方式,表达了对修行者的提醒与警示,同时也含蓄地批评了那些自以为是、执着于言语与形式的修行者。
整首诗以禅宗的智慧为底蕴,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引导读者深入思考生命的意义、内心的自由以及修行的真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