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常 宁 道 中 怀 许 介 之 宋 /乐 雷 发 雨 过 池 塘 路 未 乾 ,人 家 桑 柘 带 春 寒 。野 巫 竖 石 为 神 像 ,稚 子 搓 泥 作 药 丸 。柳 下 两 姝 争 饷 路 ,花 边 一 犬 吠 征 鞍 。行 吟 不 得 束 溪 听 ,借 砚 村 庐 自 写 看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得(bù dé)的意思:不能,禁止,不允许
池塘(chí táng)的意思:池塘指的是一种水源,比喻一定范围内的事物或环境。
春寒(chūn hán)的意思:春天的寒冷
村庐(cūn lú)的意思:指简陋、贫穷的住所或家园。
花边(huā biān)的意思:指事物表面上的装饰或附加部分,与主要内容相比较,具有次要性或不重要的性质。
柳下(liǔ xià)的意思:指在柳树下,表示指导、教育。
犬吠(quǎn fèi)的意思:指小狗的叫声,比喻微不足道的声音或无足轻重的事物。
人家(rén jiɑ)的意思:人家指别人或他人,多用于指代对方的家庭、身份或情况。
桑柘(sāng zhè)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的表面看起来平凡普通,但内在却有着非凡的才能或价值。
神像(shén xiàng)的意思:指人的形象或事物的模样非常逼真,几乎与真实物体无异。
行吟(xíng yín)的意思:指背诵或吟诵诗文时行走徘徊的样子。
药丸(yào wán)的意思:比喻事物容易解决或处理的事情。
征鞍(zhēng ān)的意思:指召集士兵上战场,也指征召人员参军。
稚子(zhì zǐ)的意思:稚子指的是幼稚的孩子,也可以用来形容成年人言行幼稚、不成熟。
- 注释
- 雨过:雨后。
池塘:水塘。
路未乾:路面湿润。
人家:村庄人家。
桑柘:桑树和柘树。
带春寒:带有春天的凉意。
野巫:乡村的巫婆。
竖石:竖立石头。
神像:神的雕像。
稚子:小孩。
搓泥:揉搓泥土。
药丸:草药丸子。
柳下:柳树下。
两姝:两个女子。
争饷路:争着送饭。
花边:花丛边。
一犬:一只狗。
吠征鞍:对着远行者的马鞍吠叫。
行吟:边走边吟诗。
东溪:向东的溪流。
听:聆听。
借砚:借来砚台。
村庐:村舍。
自写看:自己书写欣赏。
- 翻译
- 雨后池塘路面湿漉漉的,家家户户的桑柘树林还带着早春的寒意。
乡间野巫立起石头作为神像,孩子们捏着泥巴制作药丸。
柳树下两个女子争着沿路送饭,花丛中一只狗对着远行者的马鞍吠叫。
我行走在路上不能去东溪边听水声,只好向村民借来砚台和纸自己书写欣赏。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乡村春日景象,透露出诗人对朋友许介之的深情怀念。开篇“雨过池塘路未乾”与“人家桑柘带春寒”两句,勾勒出一场春雨过后的湿润景色和尚未完全苏醒的自然界。“野巫竖石为神像”和“稚子搓泥作药丸”则展示了乡间儿童对信仰与生活的小小模仿。
诗中随后出现的“柳下两姝争饷路”、“花边一犬吠征鞍”,生动地描绘出孩子们在春天嬉戏的场景,以及狗儿对于马鞍声音的反应,透露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然而,诗人并没有沉浸于这些美好之中,而是表达了自己的孤独和对远方友人的思念,“行吟不得东溪听”、“借砚村庐自写看”,显示出诗人通过吟咏诗歌来寄托自己的情感,以及在无人相伴的情况下,依旧坚持着文学创作的决心。
整首诗通过对比鲜明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的深沉情怀与艺术才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二银女祠
银冶二女祠,抚州之金溪。
其家姓葛氏,无字年未笄。
羞颜不出户,宛娈守礼仪。
在唐宝历岁,其父为胥吏。
官家起银场,日夜遭箠楚。
勤红问父苦,玉颊啼朱雨。
父命斯易活,誓以死相许。
禽兽尚知义,报父宁死心。
投身入银冶,遂化成白金。
郡县惊且叹,奏名上朝端。
下诏罢炉冶,鸡犬皆平安。
已经五百岁,历历人犹传。
荒祠俯流水,像设还俨然。
世间尽儿女,此事谁能前?
缇萦费娥去,未有堪比伦。
可比惟英皇,双魂抱烦冤。
至今湘江竹,出土含泪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