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秉烛(bǐng zhú)的意思:手持蜡烛,指代亲自主持或亲自负责。
丹禁(dān jìn)的意思:指皇帝的谕旨,具有禁令的意义。
殿阁(diàn gé)的意思:指官署、宫殿等高级建筑,也用来比喻高官显贵的居所。
法筵(fǎ yán)的意思:法筵指的是佛教中的宴会,也可以指宴请来宾的盛大宴会。在现代汉语中,法筵多用来比喻盛大的宴会或宴请。
非材(fēi cái)的意思:指无才能、无能力的人。
鹄立(hú lì)的意思:形容人的姿态或态度高傲自负。
横经(héng jīng)的意思:指横跨经度,横贯东西。
天香(tiān xiāng)的意思:形容香气扑鼻、香味浓郁。
细旃(xì zhān)的意思:形容纤细柔软。
献纳(xiàn nà)的意思:指将财物、物品等奉献给国家或上级。
旭日(xù rì)的意思:旭日指旭日东升,形容日出时太阳初升,光辉耀眼。引申为充满希望和活力的新时代的到来。
玉漏(yù lòu)的意思:指美女的脖子,也用来形容美女的颈项。
云烟(yún yān)的意思:指烟雾缭绕的样子,比喻事物隐约不清、虚幻不实。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清晨在皇宫内进行学术讲授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宫廷文化氛围。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夏日早晨宫殿内外的宁静与庄严。
“秉烛趋丹禁”,点明了时间与地点,即夜晚时分,诗人手持蜡烛前往皇宫,暗示了讲授活动的重要性和庄重性。“横经侍法筵”,描述了诗人作为学者在法筵(即法律或学术的盛宴)旁侍奉的情景,体现了其对知识的尊重与追求。
“晓凉生殿阁,旭日动云烟”,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清新的晨光氛围,同时也象征着知识的光芒穿透云雾,照亮了人们的心灵。“佩委天香散,花深玉漏传”,进一步渲染了仪式的神圣与高雅,佩饰上的香气弥漫,如同时间的钟声在花丛中回响,传递着时间的流转与历史的沉淀。
“非材惭献纳,鹄立细旃前”,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学识不足的谦逊态度,以及在皇帝面前恭敬站立的姿态,体现了他对皇权的敬畏和对学术贡献的自省。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明代宫廷学术活动的盛况,也体现了诗人个人的谦虚与追求知识的精神风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