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悲笳(bēi jiā)的意思:形容悲伤哀怨的笛声。
北风(běi fēng)的意思:指寒冷的北风,比喻严寒的天气或环境。
定远(dìng yuǎn)的意思:稳定远离危险。
关中(guān zhōng)的意思:关中是指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地理区域,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地方的中心地带。
胡儿(hú ér)的意思:形容人行动放纵,不拘束。
陇头(lǒng tóu)的意思:陇头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人或事物处于领先地位或是最重要的位置。
戍卒(shù zú)的意思:指在边境或要塞守卫的士兵,也用来比喻忠诚守护的人。
霜月(shuāng yuè)的意思:霜月指的是农历十月,因为这个时候天气寒冷,霜冻开始出现。
天空(tiān kōng)的意思:指大气层中地面以上的空间,也用来比喻无限广阔、辽阔无边的境地。
一轮(yī lún)的意思:一轮指的是太阳升起或落下的一轮光芒,也可比喻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或一个周期。
玉关(yù guān)的意思:指高山峻岭,也比喻险要的关口。
争教(zhēng jiào)的意思:指竞相争夺教职或求学机会。
- 注释
- 陇底:陇山之下的地区。
悲笳:哀伤的胡笳声,古代军中乐器。
陇头:陇山之巅,代指边疆地区。
北风:北方吹来的风,常象征寒冷与荒凉。
一轮:指一轮明月。
霜月:喻寒冷季节的月亮,带霜的月色。
落:降落,这里指月亮落下。
万里:形容极其辽阔,极言其远。
塞天:边塞的天空。
戍卒:守卫边疆的士兵。
泪应尽:眼泪应该已经流干。
胡儿: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孩子的称呼,这里泛指胡人。
哭未终:哭泣还没有停止。
争教:怎么能让,为何让。
班定远:指东汉名将班超,以定远侯闻名,曾长期驻守西域。
不念:不思念,不想念。
玉关中:玉门关以内,代指中原故土。
- 翻译
- 悲凉的号角声在陇地回响,陇头之上北风哀鸣。
秋月沉落,覆盖着寒霜,边塞的天空广阔无垠。
守边的士兵泪水已流干,胡人的哭泣还未停歇。
怎能不让班超这样的英雄,思念那遥远的玉门关内。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塞风光与士兵哀伤的情景。"陇底悲笳引,陇头鸣北风"一句,通过对笳(一种军中用以号令的乐器)的描述,传达出一种悲凉和荒凉之感,同时也映衬出边塞的萧瑟与寒冷。"一轮霜月落,万里塞天空"则描绘了夜晚的景象,明亮的月亮在广阔无垠的塞外天空中缓缓下沉,营造出一种辽阔而又孤寂的情怀。
"戍卒泪应尽,胡儿哭未终"这两句表达了边塞士兵和异族儿童共同的悲哀。士兵们可能因为思念家乡、对战争的厌倦或是亲人朋友的离别而流下泪水,而异族的孩子们则可能因为失去亲人、环境的变故等原因而哭泣。
"争教班定远,不念玉关中"这两句诗反映了军事与战争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这里的“争教”指的是频繁的战斗和训练,“班定远”则可能是指军队长时间地驻扎在边疆,士兵们无法返回故乡。而“不念玉关中”则暗示着对于美好事物的忽略或遗忘,这里的“玉关”可能是比喻一个安全、和平的地方。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与人心情感的描绘,表达了边塞生活的艰辛和战争带来的悲哀,同时也透露出作者对于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