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摧偃去节,树倒碍悬旌。
马倦时衔草,人疲屡看城。
从征(cóng zhēng)的意思:指出征、出兵或参军打仗。
断肠(duàn cháng)的意思:形容极度悲痛,心碎。
关山(guān shān)的意思:指困难重重的局面或艰险险阻的环境。
胡笳(hú jiā)的意思:指悲伤的笛子声音,形容哀怨、悲伤的情感。
看城(kàn chéng)的意思:观察城墙,意指认真观察、仔细研究。
空林(kōng lín)的意思:指树木凋零,森林荒芜,没有生气。
奇兵(qí bīng)的意思:指突然出现的、具有特殊能力或技巧的军队或个人。
切断(qiē duàn)的意思:指断绝联系或分割。
天外(tiān wài)的意思:指超出人们平常所能理解的范围之外。
呜咽(wū yè)的意思:形容哭泣声音悲伤凄厉。
晓月(xiǎo yuè)的意思:晓月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明亮的月光。它常用来比喻清澈明亮的心灵或高尚的品质。
悬旌(xuán jīng)的意思:悬挂的旗帜。
榆溪(yú xī)的意思:榆溪是一个地名,用来比喻人际关系狭窄,互相之间不肯帮助。
云中(yún zhōng)的意思:形容事物难以捉摸或虚无缥缈。
云积(yún jī)的意思:指云彩聚集在一起,形成厚重的云层。比喻事物积累到一定程度,达到一定数量或程度。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战争的壮阔场景与士兵们的艰苦生活。开篇“关山度晓月,剑客远从征”以清晨月光下的关山为背景,点明了战争的地点和时间,剑客远征的景象充满了英雄气概。接着,“云中出迥阵,天外落奇兵”描述了军队布阵和出击的场面,展现了军事战略的巧妙布局。
“轮摧偃去节,树倒碍悬旌”两句通过战车倾覆、旗帜被树木阻挡的细节,形象地表现了战斗的激烈与混乱。而“沙扬折坂暗,云积榆溪明”则通过沙尘飞扬、道路变得昏暗,以及榆溪上云层堆积、天空明亮的对比,进一步渲染了战场的紧张气氛。
“马倦时衔草,人疲屡看城”描绘了士兵在长途跋涉后的疲惫状态,马儿不时啃食路边的草料,人们则不时望向远方的城市,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最后,“寒陇胡笳涩,空林汉鼓鸣”通过寒冷的陇地上胡笳的低沉声音和空旷树林中汉军鼓声的回响,营造出一种悲壮而又孤独的氛围。
整首诗通过对战争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士兵的坚韧,同时也流露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