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天门山》
《天门山》全文
明 / 于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天门山峙近西偏屹立芙蓉翠插天。

六月冈峦飞雨雪,四时草木云烟

鸟飞不过岩头石,人渴难寻涧底泉。

安得六丁斧凿滔滔车马平川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过(bù guò)的意思:表示事物的程度、条件、程度等不超过某个限度,不过分,只是,仅仅。

草木(cǎo mù)的意思:指人心惶惶,对一切事物都怀疑和恐惧,过分紧张的心理状态。

车马(chē mǎ)的意思:指车马奔驰,形容忙碌、繁忙的场景或生活。

飞雨(fēi yǔ)的意思:形容雨势非常大,如同飞翔一般。

斧凿(fǔ záo)的意思:用斧头和凿子进行雕刻,比喻精雕细琢、精心打磨的工作。

芙蓉(fú róng)的意思:形容女子美丽貌美。

冈峦(gāng luán)的意思:形容山峰起伏,连绵不绝。

六月(liù yuè)的意思:形容天气异常寒冷,与季节不符。

六丁(liù dīng)的意思:指人的六根都没有掌握好,没有修养。

平川(píng chuān)的意思:形容地势平坦,没有起伏。

四时(sì shí)的意思:四季,指一年四个季节的循环变化。

滔滔(tāo tāo)的意思:形容水势浩大、声势磅礴,也用来形容言辞或文章的气势磅礴、连绵不绝。

天门(tiān mén)的意思:指高门大户,豪华富贵的住宅。

西偏(xī piān)的意思:指偏离正道或正常轨道。

屹立(yì lì)的意思:屹立意为高耸而直立地站立,形容坚定不移、气势雄伟。

云烟(yún yān)的意思:指烟雾缭绕的样子,比喻事物隐约不清、虚幻不实。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于谦的《天门山》描绘了一幅壮丽而神秘的自然景象。首句“天门山峙近西偏”,开门见山地点出天门山的位置,它坐落在西方的边缘地带,巍峨耸立。接下来的“屹立芙蓉翠插天”运用比喻,将山峰比作盛开的芙蓉花,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山峰的秀美和高耸入云的姿态。

“六月冈峦飞雨雪”一句,以奇特的想象描绘了山势之险峻,即使在炎热的六月,山顶仍有如冬日飞雪,增添了神秘的气象。紧接着,“四时草木吐云烟”则进一步渲染了山中植被的繁茂,仿佛草木都能生出云雾,营造出仙境般的氛围。

“鸟飞不过岩头石,人渴难寻涧底泉”两句,通过写实的手法,描绘了山势陡峭,连飞鸟都难以穿越,寻找水源也显得困难重重,突出了山的险峻与偏远。

最后,诗人以“安得六丁施斧凿,滔滔车马信平川”收尾,表达了对开凿道路、使山川变得平坦,以便人们畅行无阻的渴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观的敬畏与向往之情。

作者介绍
于谦

于谦
朝代:明   字:廷益   号:节庵   籍贯:明朝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杭州钱塘县   生辰: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汉族,明朝名臣、民族英雄,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人。
猜你喜欢

虞美人

南朝几许伤心事。一枕苏春睡。猗兰青鸟返瑶天。

不尽落花流水、恨年年。兴亡覆手翻云雨。

谁抵钟情苦。瓣香千载盥清词。

人是金戈铁马、渡江时。

(0)

临江仙

惊狂蝶舞浑多恨,那堪槽凤分飞。

石城秋讯隔帘西。起来搔首,银汉碧天垂。

争管拂帏还坠溷,与君一样凄迷。

空王应许念穷儿。僧祇弹指,春梦了无依。

(0)

减字木兰花.烧烛看剑士女

摊书甫罢。却似虞姬来帐下。红烛迎人。

剑影宵光净绝尘。眼前秋水。照映横波眉黛底。

喜伴红颜。化作双龙镜背蟠。

(0)

天仙子.拟子野水调歌声持酒听原韵

扶醉听歌如未听。借酒消愁难更醒。

伤春长是意迷离,嫌晓镜。憎生景。

事过灯前成忆省。卧月沙禽相并暝。

池皱星摇波万影。重帘深处不关花,人语定。

钟声静。叵耐无情风扫径。

(0)

月下笛.前题.跑旱船

似俏仍村,撒娇成野,怎分儿女。

春深闹处,夕阳烟外铙鼓。

锄犁罢了才涂抹,知甚量歌较舞。

教人一笑怜渠,摸拟心事眉语。

平地扁舟泛起,俨身在舟中,烟波如许。

西湖西子,朅来波上容与。

疾旋捷转腰姿好,谩诋风巫乐土。

须妆点,有郑樱声色,也耐延伫。

(0)

瑞鹧鸪.题朽道人京俗画册十七阕.旗下仕女

犹堪背影认前朝。山下焉支色暗销。

弄狗何曾知地厌,生儿不复号天骄。

连镶半臂红衫狭,一字平头翠髻高。

最是歌台争学步,程郎华贵尚郎娇。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叶衡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伯夷 崔旭 张建封 陈敬宗 联元 刘皂 李从周 张翰 李世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