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8日(农历三月廿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出山》
《出山》全文
宋 / 李弥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白雾苍烟不分竹风梢雨乱纷纷

杖藜来往何事,添我胸中一壑云。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分(bù fēn)的意思:不加区分,不作区别

苍烟(cāng yān)的意思:形容农村或山林中炊烟或火焰的景象。

纷纷(fēn fēn)的意思:形容事物多而杂乱,众多的样子

何事(hé shì)的意思:表示问原因,询问事情的缘由。

来往(lái wǎng)的意思:互相往来、交流

胸中(xiōng zhōng)的意思:指一个人内心深处的思想、情感或抱负。

杖藜(zhàng lí)的意思:杖藜是一个形容词,意思是指行走艰难、步履蹒跚的样子。

竹风(zhú fēng)的意思:指竹子摇曳的风景,比喻清新宜人的环境。

乱纷纷(luàn fēn fēn)的意思:形容纷乱、混乱的样子。

翻译
白茫茫的雾气与灰蒙蒙的炊烟交织,白天都难以分辨。
竹林中的风夹杂着零星小雨,纷乱地吹拂着。
注释
白雾:形容雾气浓厚,颜色洁白。
苍烟:灰白色的炊烟。
昼不分:指白昼难以辨识,显得模糊不清。
竹风梢雨:竹林中的风吹过带着细雨。
杖藜:拐杖,藜杖,古人常用以代步。
何事:什么事,此处指散步的目的或意义。
添我胸中一壑云:增加我心中的如山般的思绪或情感。
鉴赏

诗中的意境营造得十分生动,首句“白雾苍烟昼不分”描绘了一种朦胧迷离的自然景象,让人感觉时间变得模糊,不再是清晰可辨的日夜交替。其次,“竹风梢雨乱纷纷”则通过对竹林中风吹过、雨滴落下的细腻描写,传达出一种自然界动荡不安的情态。

第三句“杖藜来往成何事”中的“杖藜”,意指行走中的拐杖和野草,这里可能隐喻着诗人自己或是某种事情的反复进行,但又不得其解,带有一丝无奈与困惑。

最后一句“添我胸中一壑云”则表达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变化。这里的“壑”,可以理解为深邃的山谷,而“云”则象征着思绪和情感。整句话意味着,随着外界的变迁和自己经历的事情,诗人的胸中多了一份深沉的思索与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某种情绪变化。这种变化可能是由于外界环境的影响,也可能是诗人个人经历所致。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简洁而深刻,体现出了宋代词人对自然和内心世界细腻描摹的特点。

作者介绍
李弥逊

李弥逊
朝代:宋   号:筠西翁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085~1153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猜你喜欢

寿王通判五首·其三

留槎阁外记前回,龟伴高斋今再来。

试问剑州馀父老,棠阴勿剪又栽培。

(0)

和陶停云·其四

吁嗟人世,如彼南柯。正宜闲处,养此太和。

纵使得意,位高金多。老不知止,宁逃谴呵。

(0)

和陶停云·其三

我顷虽达,不足为荣。拟攀逸轨,少适真情。

遐赏风味,魂梦宵征。葛巾藜杖,彷佛如生。

(0)

和良老寄别韵

紫箨从师住,山幽水亦深。

方将偿素约,一到洗尘心。

别去遽如许,愁来且至今。

何时能见过,容我听潮音。

(0)

和任宰元绍见寄十首以归来问信湖山抚摩松菊为韵·其九

为邑赤城下,岂欲寻赤松。

我家幸不远,杖履会相从。

(0)

游鹿田三洞

野性平生酷爱山,好山不厌绝跻攀。

感时又见三春暮,乘兴聊同一日闲。

云出岫时迷古洞,鹿耕田处认禅关。

自怜扰扰尘埃里,眼底欣逢水石环。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尤棐 李林甫 陈澧 鲍桂星 灵澈 孙觉 潘之恒 李光地 崔遵度 丰稷 司马相如 李显 包融 花蕊夫人 杜琼 费祎 陈夔龙 戴明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