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晋 铭 宋 /文 同 长 安 鬻 碑 者 ,遗 我 古 鼎 铭 。不 知 其 所 来 ,有 眼 实 未 经 。凡 百 十 九 字 ,诡 怪 摹 物 形 。纵 横 下 点 画 ,不 类 子 与 丁 。试 考 诸 传 说 ,其 源 已 冥 冥 。宣 王 石 鼓 文 ,气 韵 殊 飘 零 。始 皇 峄 山 碑 ,骨 骼 何 冷 竮 。我 恐 鬼 哭 时 ,正 为 此 物 灵 。安 得 不 死 神 ,提 去 询 大 庭 。为 我 译 其 辞 ,读 之 骇 群 听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十(bǎi shí)的意思:形容数量众多。
不类(bù lèi)的意思:不同类别或不同性质的事物之间不能相提并论或相比较。
长安(cháng ān)的意思:指安定、稳定的局面或地方
传说(chuán shuō)的意思:传说是指流传在民间的一种传统故事或传闻,通常有一定的神秘色彩,不能完全证实真实性。
大庭(dà tíng)的意思:在众多人面前,公开露面并展示自己的才能或品质。
得不(dé bù)的意思:表示非常容易或者非常可能发生某种情况或结果。
点画(diǎn huà)的意思:指细微、琐碎的工作。
鼎铭(dǐng míng)的意思:形容美德或功绩被后人广泛传颂、铭记的意思。
凡百(fán bǎi)的意思:凡百意为“所有的”、“一切的”,表示包括所有的事物或人。
骨骼(gǔ gé)的意思:指人的身体骨架,也比喻事物的基础或核心部分。
诡怪(guǐ guài)的意思:形容行为或现象奇异、不寻常,难以理解或解释。
冥冥(míng míng)的意思:意味深长、神秘莫测
飘零(piāo líng)的意思:形容无所依托,四处漂泊、流浪。
其所(qí suǒ)的意思:所指的地方或对象。
气韵(qì yùn)的意思:气韵指的是艺术作品中所体现出的独特气质和韵味。
群听(qún tīng)的意思:指多人聚集在一起,一同倾听。
试考(shì kǎo)的意思:通过考试或评判来检验或确定某人的能力、水平或品质。
石鼓(shí gǔ)的意思:指古代的石制乐器,用来表示音乐的美妙和欢乐。
十九(shí jiǔ)的意思:十九表示数量大,形容很多。
为我(wèi wǒ)的意思:为了我
为此(wèi cǐ)的意思:为了这个目的;因为这个原因
物形(wù xíng)的意思:指事物的形态或状态。
物灵(wù líng)的意思:指物体有灵性,具有生命力。
峄山(yì shān)的意思:指人心胸开阔,见识广博。
有眼(yǒu yǎn)的意思:形容人有眼力,能够看清事物的本质,具备辨别是非的能力。
纵横(zòng héng)的意思:指能够在各种情况下灵活应对、自如行动的能力或者人物。
石鼓文(shí gǔ wén)的意思:指古代石刻的文字,也可用来形容文字记载的历史文化。
峄山碑(yì shān bēi)的意思:指人们争相攀登高峰,力求超越自我,追求卓越的精神境界。
- 注释
- 鬻:售卖。
遗:赠送。
冥冥:模糊不清。
石鼓文:古代刻在石头上的文字。
峄山碑:秦朝著名的石碑。
鬼哭:形容神秘或恐怖的气氛。
大庭:古代神话中的天庭。
骇群听:使众人震惊。
- 翻译
- 在长安卖碑的人,赠送给我一只古老的鼎铭。
我不清楚它的来历,因为我从未亲眼见过如此奇特的东西。
鼎铭共有190个字,描绘出诡异的图像和物体形状。
笔画纵横交错,不似子或丁的风格。
尝试考证各种传说,但它的源头已经模糊不清。
周宣王的石鼓文,气息韵律显得孤独零落。
秦始皇的峄山碑,形态独特,骨骼峻峭。
我担心在鬼魂哭泣的时候,这物件会显现出灵性。
如何能得到不死之神,带我去向天庭询问它的来历。
请为我解读这些文字,让它们的含义震惊所有听众。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古代碑刻的深切感慨和艺术鉴赏。开篇“长安鬻碑者,遗我古鼎铭”两句,表明在长安城中有卖碑的人,将一块刻有古鼎文字的石碑留给了诗人。随后“我不知其所来,有眼实未经”表现出诗人对这块碑石来源的好奇和不解,同时也透露出诗人虽有鉴赏之眼,却从未亲见过如此珍贵的文物。
“凡百十九字,诡怪摹物形。纵横下点画,不类子与丁。”这里,诗人详细描述了碑文的内容和书法风格,认为其文字结构奇特,不同于常见的子、丁两种书体。这部分反映出诗人的专业知识和对古代书法艺术的深入理解。
“试考诸传说,其源已冥冥。”诗人试图通过各种传说来探究碑文的来源,但发现其历史渊源已经模糊不清。紧接着,“宣王石鼓文,气韵殊飘零。始皇峄山碑,骨骼何竛竮。”两句中,诗人分别提及了秦始皇时期的峄山碑和周宣王时期的石鼓文,以此来比较和鉴赏古代碑刻艺术。
最后,“我恐鬼哭时,正为此物灵。安得不死神,提去询大庭。”诗人表达了对这块碑石的珍视和敬畏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生命与死亡、精神与物质的深刻思考。他担心即使是鬼魂也不得其解,对这件神秘的古代文物充满敬意。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于古代碑刻艺术的崇拜和理解,也体现了他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尊重与保护之情。同时,通过对比不同的书法作品,诗人也在探讨着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脉络和风格特点,展现了一位鉴赏家对于古代文物的深切感悟和专业知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