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沛邑幸,重睹汉官仪。
民以枌榆复,恩于父老私。
帝典(dì diǎn)的意思:帝典指的是帝王的法典,也可以用来形容法律法规的权威性和严谨性。
父老(fù lǎo)的意思:指长辈和老年人,特指村中的长者和老人。
官仪(guān yí)的意思:指官员的仪态、举止或所持的礼仪。
汉官(hàn guān)的意思:指官员或官府的意思,也可以用来形容官员的身份或地位。
普天(pǔ tiān)的意思:普遍天下,广泛世界。
先施(xiān shī)的意思:先行实施,先下手为强。
先德(xiān dé)的意思:先德是一个用于赞美和崇尚德行高尚的人的成语,意思是先贤的德行。它强调了德行在人生中的重要性,以及对先贤的尊重和敬仰。
孝思(xiào sī)的意思:对父母的孝顺和思念。
在宥(zài yòu)的意思:在宽容中保持审慎和谨慎的态度
汉官仪(hàn guān yí)的意思:指官吏在担任职务时必须遵守的规范和仪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廷陈所作的《人有自郢来者辄有所述敬赋三诗》中的第一首。诗中表达了对古代帝王推崇先德、深怀孝思的赞美,以及对民众生活恢复、恩泽惠及父老的感慨。
首句“帝典隆先德”,赞扬了帝王推崇并实践先贤之德,强调了道德与礼仪的重要性。接着“王心永孝思”进一步阐述了帝王对祖先和长辈的深厚敬意与怀念,体现了儒家文化中对孝道的重视。
“一为沛邑幸,重睹汉官仪。”这一句通过“沛邑”这一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帝王再次光临、恢复汉朝官制的喜悦之情,暗示了国家政治秩序的恢复与稳定。
“民以枌榆复,恩于父老私。”这里运用了“枌榆”这一象征和平与安定的意象,描绘了民众生活得以恢复,恩泽深入到每一个父老的心中,展现了帝王对百姓的深切关怀。
最后,“普天蒙在宥,兹地特先施。”这句话表达了在帝王的恩泽下,整个天下都得到了宽恕与恩惠,而此地更是率先享受到这份恩泽,强调了帝王治国理念的广泛影响与深远意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典故的引用和形象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对古代帝王仁政的颂扬,以及对民众福祉的深切关注,体现了浓厚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族云行太虚,布置初狼籍。
弥缝天四维,俄顷同一色。
雨形如别泪,含恶未忍滴。
泥涂颇翻车,行者自朝夕。
中央成白道,袅袅踏蛇脊。
潺湲冒田水,去作涧底碧。
高林荫清快,渴乌时一掷。
晚休张庄聚,泾草蒙古驿。
往时解鞍地,醉墨栖坏壁。
孤星探先出,天镜小摩拭。
比邻忽喧呼,夜磔鲁津伯。
梦归萱草堂,再拜悲喜剧。
问言劳如何,嗟我子行役。
平明看屋霤,两鹊声啧啧。
果逢南使还,冯寄好消息。
谁秣百里驹,肯税不论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