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影翻窗绮,层纹滉额波。
丝青迷岸柳,茸绿蘸汀莎。
片雪翘饥鹭,孤香卷嫩荷。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句,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美好景象的感受和捕捉。开篇“照影翻窗绮,层纹滉额波”一句,以镜中倒映的花影开始,绣是精致的图案,这里形容春日暖阳之下,树木投射在水中的倒影,如同织就的美丽图画。"层纹滉额波"则描写了池塘表面的细碎波纹。
接着,“丝青迷岸柳,茸绿蘸汀莎”两句,进一步展开春天的生机与色彩。“丝青”形容柳絮轻柔而青翠,"迷岸"则是柳絮随风飘散,恰似迷离的烟雾。"茸绿"指的是新生的草色,“蘸汀莎”则是草尖沾湿了露珠,显得更加鲜活。
再下“片雪翘饥鹭,孤香卷嫩荷”两句,以对比的手法突出了春意的更新。“片雪”可能指的是残留的冬雪,或许是形容白鸥的羽毛洁白如雪。"翘饥鹭"则是一种生动的描写,鹭立于水边,形态如同饥饿时的样子,实则是在等待时机捕捉食物。“孤香卷嫩荷”中,“孤香”指的是独自开放的荷花散发出的清香,而“卷嫩荷”则是荷叶在初夏微风中轻轻摇曳的动态。
最后,“凭栏堪入画,时听竹枝歌”两句,诗人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凭栏”是倚靠在栏杆上,而“堪入画”则是站在画中,这里形容诗人仿佛置身于这幅自然风光的画卷之内。"时听竹枝歌",诗人不仅赏心悦目,更是在聆听竹叶随风轻吟的声音,如同自然界中的乐曲。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艺术造诣。
结绿根株翡翠茎,句芒中夜刺猩猩。
景阳妆赴严钟出,楚峡神教暮雨晴。
踯躅岂能同日语,玫瑰方可一时呈。
风吹嫩带香苞展,露洒啼思泪点轻。
阿母蕊宫期索去,昭君榆塞阙赍行。
丛高恐碍含泥燕,架隐宜栖报曙莺。
斗日只忧烧密叶,映阶疑欲让双旌。
含烟散缬佳人惜,落地遗钿少妓争。
丹渥不因输绣段,钱圆谁把买花声。
海棠若要分流品,秋菊春兰两恰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