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葬桐江月,空回建水船。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吊 建 州 李 员 外 唐 /张 乔 铭 旌 归 故 里 ,猿 鸟 亦 凄 然 。已 葬 桐 江 月 ,空 回 建 水 船 。客 传 为 郡 日 ,僧 说 读 书 年 。恐 有 吟 魂 在 ,深 山 古 木 边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读书(dú shū)的意思:
◎ 读书 dúshū
(1) [read]∶看着书本出声读或默读
(2) [study]∶正式学习一个科目或课程
她读书很用功故里(gù lǐ)的意思:故里指的是一个人的故乡或祖籍。
江月(jiāng yuè)的意思:指江河上的月亮,比喻美好的景色或情景。
客传(kè chuán)的意思:指客人的传闻或传言。
铭旌(míng jīng)的意思:铭记在心,永远怀念。
深山(shēn shān)的意思:指远离尘嚣、人迹罕至的山区。
桐江(tóng jiāng)的意思:指人心胸开阔,能容纳众多才能和智慧。
吟魂(yín hún)的意思:吟咏歌颂英灵的魂魄。
- 翻译
- 灵柩回归故土,猿猴和飞鸟也显得凄凉悲切。
已将他安葬于桐江之畔,空荡荡的船只独自返回建水。
客人们谈论着他担任郡守的岁月,僧人追忆着他当年读书的时光。
恐怕他的诗魂犹在,飘荡在那深山古木的幽境之中。
- 注释
- 铭旌:古代出殡时引柩的旗幡,此处指代灵柩。
归:回归。
故里:故乡,故土。
猿鸟:猿猴与飞鸟,泛指山林中的动物。
亦:也。
悽然:凄凉悲伤的样子。
已葬:已经安葬。
桐江:地名,此处代指墓地所在之处。
月:此处借代夜晚,暗示葬礼的时间。
空回:空荡荡地返回。
建水:地名,应为灵柩起运之处。
船:运送灵柩的船只。
客传:客人们口口相传。
为郡日:担任郡守的时期。
僧说:僧人讲述。
读书年:过去的读书时光。
恐有:恐怕还有。
吟魂:诗人的灵魂,特别是指其诗才、诗情。
在:存在。
深山:远离尘世的高山。
古木:年代久远的老树。
边:旁边,边缘。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乔的作品,名为《吊建州李员外》。诗中表达了对故人的哀悼和怀念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诗人自己漂泊异乡、心有千千结的复杂情感。
"铭旌归故里,猿鸟亦悽然"一句,以自然景物的变化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悲凉。"铭旌"指的是军旗或官印,这里的意思是官员返回故乡,而"猿鸟"则象征着荒凉与凄清,它们也随之显得有些忧郁。
"已葬桐江月,空回建水船"这两句则深化了对逝者的怀念。"已葬"意味着逝者已经安葬,而"桐江月"则是对逝者生前的美好时光的一种象征性的表达。"空回建水船"中,"空回"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空虚和无奈,"建水船"则是指往日与故人的相聚之地,现在却只剩下空荡荡的船只。
接着,"客传为郡日,僧说读书年"两句,则是在叙述诗人对逝者的追忆。"客传为郡日"可能是指外来的游子将故人的事迹传播开来,而"僧说读书年"则展示了诗人与僧侣的交流,通过阅读和讨论故人生前的著述,以此来缅怀逝者。
最后,"恐有吟魂在,深山古木边"一句,更是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思。诗人担心故人的灵魂可能还徘徊在这片深山古木之间,这种想法不仅体现了诗人对逝者情感的执着,也反映出他自己对于生命和死亡的深沉思考。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故人的怀念,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深刻的哲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读大唐西域记十三首·其七
尼连林外池,香象侍母处。
采藕汲清泉,于世复何与。
林外有人声,徬徨悲失路。
象导人以归,人指象往捕。
岂待两臂落,方知鬼神怒。
幽厄本自甘,盲母谁为哺。
仁王自有心,上帝日临汝。
名利终当尽,此心安可负。
不饮酒二十首·其十七
莫道黄虞邈,至今有遗民。
茅房因树缚,倚石临高深。
佳禽时复鸣,可以悦素襟。
丰暇移短榻,远近藉层阴。
长幼能玄谈,相与晰古今。
此乐非世间,负苓或其邻。
往往一告语,反以为醉人。
人醉不知足,我醉不知贫。
寒风入蔽庐,衣薄多酸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