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过 程 学 士 墓 明 /孙 友 篪 野 水 空 山 拜 墓 堂 ,松 风 湿 翠 洒 衣 裳 。行 人 欲 问 前 朝 事 ,翁 仲 无 言 对 夕 阳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拜墓(bài mù)的意思:指人们在墓地前祭拜祖先或者向逝去的先人表示敬意。
朝事(cháo shì)的意思:朝廷的事务,指政治事务或朝庭之事
风湿(fēng shī)的意思:指风湿病,也用于形容关系不好、冷淡、不热烈。
空山(kōng shān)的意思:形容寂静无人的山谷中传来的声音。
墓堂(mù táng)的意思:指丧失生机或活力,形容事物没有生气或没有希望。
前朝(qián cháo)的意思:指过去的朝代或时期。
人欲(rén yù)的意思:指人们的欲望非常强烈,不受控制,蔓延四方。
松风(sōng fēng)的意思:形容风吹得很轻柔、很柔和。
翁仲(wēng zhòng)的意思:指夫妻之间相互依靠、相互扶持的关系。
夕阳(xī yáng)的意思:夕阳是指太阳在西方下山的时候的景象,也用来比喻人的晚年或事物的衰落阶段。
行人(xíng rén)的意思:指行走的人,泛指路人、过路人。
言对(yán duì)的意思:言语相对,相互应答。
野水(yě shuǐ)的意思:指没有经过加工、调整或管束的自然状态,形容情况或事物的原始、自然、未受限制的状态。
衣裳(yī shang)的意思:指衣服,也可用来形容衣着。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孙友篪的《过程学士墓》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哀思的画面。首句“野水空山拜墓堂”,写出了环境的荒凉与寂静,人们在野外的山间拜祭着学士的墓地,反映出对逝者的敬仰和怀念之情。次句“松风湿翠洒衣裳”进一步渲染了氛围,青翠的松树与湿润的雾气交织,仿佛连空气都带着哀愁,洒落在行人的衣裳上,增添了哀伤的情绪。
后两句“行人欲问前朝事,翁仲无言对夕阳”,通过行人的询问和墓前石像(翁仲)的沉默,寓言式地表达了历史的沉寂和无言。行人想要探寻学士生前的事迹,但只有默默矗立的翁仲和渐落的夕阳作为回应,暗示了时光流转,人事如梦,历史的痕迹已经悄然消逝。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情,借墓地的景象和氛围,表达了对故去学者的追忆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语言简洁,意境深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灵山壁
游尘野马皛晴光,僧舍无营日正长。
看罢一枰天欲暮,不知何处起渔榔。
送冯尊师德之出长安
浩浩霜风万木寒,高吟大醉出长安。
杖头一卷金丹诀,尘世何人借得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