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初入此门,只作十日数。
本非来质秦,盖异行怨楚。
深坑偶未埋,大镬仅逃煮。
饱食(bǎo shí)的意思:指吃得饱饱的,饱食一顿。
城旦(chéng dàn)的意思:指城池坚固,难以攻破。
初祖(chū zǔ)的意思:指某一种事物的最初祖先或创始人。
何适(hé shì)的意思:指行为举止得当,适合情况
会当(huì dāng)的意思:表示能力、才智等经过培养后能够达到某种水平或程度。
佳节(jiā jié)的意思:指美好的节日或喜庆的日子。
角黍(jiǎo shǔ)的意思:形容人品德高尚,行为正直。
龃龉(jǔ yǔ)的意思:指因意见不合或利益冲突而产生的矛盾和纷争。
倦听(juàn tīng)的意思:疲倦而不愿意听取别人的意见或建议。
缧绁(léi xiè)的意思:指被束缚、囚禁,无法自由行动。
良苦(liáng kǔ)的意思:指良苦的心情或艰辛的努力。
猛虎(měng hǔ)的意思:指勇猛、凶猛的虎。比喻勇敢、凶猛的人。
平生(píng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一生的时间。
十日(shí rì)的意思:指时间很短暂,只有短短的十天。
倏尔(shū ěr)的意思:突然,瞬间
亭午(tíng wǔ)的意思:形容时间短暂,一眨眼的功夫。
异行(yì xíng)的意思:指与常规行为或思维方式不同的行为或思维方式。
余愧(yú kuì)的意思:指自感愧疚,对自己的行为或能力感到不足。
愿力(yuàn lì)的意思:指人的意愿和力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之仪所作的《端午睡起和韵》。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端午节的感慨,以及对生活的复杂心情。
首句“岂复记佳节,饱食睡亭午”描绘了诗人对传统节日的淡漠态度,只在午时饱食后小憩,不似常人般庆祝。接着“虽不负此身,倦听亦良苦”表达出诗人对生活现状的无奈与疲惫,即使身体无恙,但听闻世事也感到心累。
“念初入此门,只作十日数”回忆了诗人初入官场或某种环境的情景,只以为是短暂的停留。“那知如忍炎,倏尔到角黍”则感叹时光飞逝,转眼间已至端午,如同忍受炎热,时间匆匆。
“本非来质秦,盖异行怨楚”可能暗指诗人并非自愿进入某种困境或环境,而是出于不同原因被迫为之。“端为城旦拘,独与缧绁语”描述了诗人被束缚、孤立无援的状态,仿佛在牢狱中与自己对话。
“深坑偶未埋,大镬仅逃煮”可能是比喻诗人虽身处险境,但侥幸逃脱,避免了更严重的后果。“净持诸愿力,妙地叩初祖”表达了诗人通过坚定的信念和修行,寻求内心的平静与指引。
最后,“会当纵奔鹿,遂与搏猛虎”预示着诗人期待有一天能摆脱束缚,自由地追求自己的理想与目标。“蹇余愧平生,何适非龃龉”则流露出诗人对自己一生遭遇的反思与遗憾,认为无论何处都充满了挫折与不顺。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端午节为契机,抒发了诗人对生活、命运的深刻思考与感慨,展现了其复杂的情感世界和对未来的憧憬。
节物奚为感,秋怀不自任。
晓寒侵远梦,秋力助高吟。
薄脱惊风叶,疏舂隔水砧。
商弦调一曲,惟子定知音。
历章初请外,亡状愧瘝官。
为郡恩尤重,斯民治素难。
讼稀逢薄稔,诗倡得清欢。
况复仁封接,焉依簟与菅。
棣萼遥南国,苏萱种北堂。
雪音何处断,风翼自回翔。
送目吴天阔,传辞楚水长。
通宵识归路,惟梦到吾乡。
小车聊假便衰残,上冢都忘涉路难。
坐卧俏能伸手足,坚完诚可避风寒。
搴帷自不希前躅,凭轼时还遂一观。
暂得容身终未稳,退归乘此始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