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湘 中 寓 居 春 日 感 怀 唐 /齐 己 江 禽 野 兽 两 堪 伤 ,避 射 惊 弹 各 自 忙 。头 角 任 多 无 獬 豸 ,羽 毛 虽 众 让 鸳 鸯 。落 苔 红 小 樱 桃 熟 ,侵 井 青 纤 燕 麦 长 。吟 把 离 骚 忆 前 事 ,汨 罗 春 浪 撼 残 阳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残阳(cán yáng)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前的残余余晖,也比喻衰老、衰败的景象。
各自(gè zì)的意思:各自指每个人或每个事物都有自己的特点、状况或意见。
獬豸(xiè zhì)的意思:形容人的品行高尚,行为端正。
离骚(lí sāo)的意思:指离散、离别之愁。
汨罗(mì luó)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迅猛、勇敢。
前事(qián shì)的意思:指过去的事情,已经发生并且已经过去的事情。
头角(tóu jiǎo)的意思:指年轻人崭露头角,展现出的才华和能力。
燕麦(yān mài)的意思:指人勤奋努力,不怕辛苦的精神。
野兽(yě shòu)的意思:指凶猛的野兽,也用来比喻凶恶残暴的人。
樱桃(yīng táo)的意思:指吃东西或喝水时小口小口地吃或喝。
羽毛(yǔ máo)的意思:羽毛是鸟类身上的覆盖物,象征着轻盈、柔软和美丽。在成语中,羽毛常用来比喻轻微、微小或纤弱的事物。
鸳鸯(yuān yāng)的意思:指夫妻恩爱、形影不离的意思。
- 注释
- 江禽:江边的飞禽。
野兽:野外的动物。
两堪伤:两者都令人伤心。
避射:躲避射击。
惊弹:受到惊吓的弹丸,此处指箭矢等武器。
头角:比喻才华或特殊的能力。
任多:即使再多。
无獬豸:没有像獬豸那样公正的特性,獬豸是中国古代传说中能辨是非曲直的神兽。
羽毛虽众:禽鸟的数量虽然多。
让鸳鸯:都比不上鸳鸯的美好,鸳鸯常被比喻为恩爱的夫妻。
落苔:长满青苔的地方。
红小樱桃熟:成熟的樱桃呈现红色,小巧可爱。
侵井:靠近水井的地方。
青纤燕麦长:细长的燕麦在井边生长,颜色青翠。
吟把:吟诵着。
离骚:屈原的代表作,常用来表达忧国忧民的情感。
忆前事:回忆过去的事情。
汨罗春浪撼残阳:汨罗江春天的波浪摇动着即将落下的夕阳,汨罗江是屈原投江之处,象征着忠贞与悲壮。
- 翻译
- 江边的飞禽与山野的走兽都令人痛心,为躲避箭矢惊慌奔忙。
尽管它们多有独特的头角,却非公正的獬豸,而禽鸟虽多,却都谦让于鸳鸯之美。
樱桃成熟泛着红晕落在青苔上,井边的燕麦也已长出细长的绿色枝条。
我吟诵着离骚回忆往昔,汨罗江的春浪摇动着落日余晖。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逸生活的诗人在春天所感受到的情景和内心世界。开篇“江禽野兽两堪伤,避射惊弹各自忙”两句,通过江中的水鸟和野地的走兽因畏惧猎人的弓箭而四处逃窜,描绘出一种生灵共有的恐慌与紧迫感。然而诗人并未就此停留,而是转向“头角任多无獬豸,羽毛虽众让鸳鸯”表达了即便是在自然界中,也有强弱之分,有些生物依旧保持着它们的优雅姿态,不为外界所扰。
接着,“落苔红小樱桃熟,侵井青纤燕麦长”两句,则描绘出春天的景色。樱桃成熟,燕麦茁壮,展示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以及诗人对这些生命力的赞美。
最后,“吟把离骚忆前事,汨罗春浪撼残阳”两句中,诗人通过吟诵古代楚辞《离骚》来表达自己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同时也感受着春日里波光粼粼的水面和逐渐西下的夕阳。这里的“撼残阳”不仅是对景色的描绘,也暗含了诗人对于光阴易逝、生命有限的深刻感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生灵和春日美景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纷争、寄情山水的高洁情怀,以及诗人内心深处对过往时光的无限留恋。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某与徐侯有卜居村落之约每诵杜子美白沙翠竹江村路相送柴门月色新之句必相劝亟归同飨此乐侯今已迁居浮流仆亦寻屋一区冀必得之庶几遂践旧约之言乎因作二诗以广子美之意·其一
午鸠呼梦觉徐徐,细读床头种树书。
自教儿童事农圃,更寻何处欲归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