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题 竹 斋 指 南 诗 宋 /李 燔 元 量 清 标 酷 似 僧 ,诗 情 书 意 两 相 承 。於 今 自 有 高 人 处 ,不 尚 空 窗 尚 巽 升 。
- 翻译
- 元量清标酷似僧,诗情书意两相承。
于今自有高人处,不尚空窗尚巽升。
- 注释
- 元:开始或最初的。
量:衡量,这里指才情。
清标:清雅的风度或品质。
僧:出家人,这里可能比喻清心寡欲的人。
诗情:诗歌的情感。
书意:书信中的情感或内容。
两相承:相互关联,承继。
于今:现在。
高人:德高望重的人。
尚:崇尚,喜好。
空窗:空寂的窗户,常用来形容孤独或寂寞。
巽升:八卦中代表东南方向的卦象,象征上升、发展。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燔的作品,名为《题竹斋指南》。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修身养性、文学创作的深刻理解和高尚追求。
"元量清标酷似僧" 一句,将诗人的内心比喻成一个清净无为、宁静致远的僧人,展现了他对精神境界的向往。"诗情书意两相承" 则表明诗人在文学创作上追求情感与笔触的完美结合,这不仅体现在诗歌之中,也反映在他的书法作品里。
"于今自有高人处,不尚空窗尚巽升" 这两句,诗人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一种超然态度。他认为,在当下这个时代,仍有一些高洁脱俗的人物存在,他们不再追求那些世俗的虚名浮利,而是更注重内在修养和精神的提升。"空窗" 和 "巽升" 都是一种比喻,用来形容诗人对于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描绘了诗人追求高洁人格、崇尚文艺创作以及渴望精神自由的内心世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长庚绍兴十九年七月十九日尝游阳华后十有二年复以是月是日从乡曲诸公再到岩下感今追昔因成十韵
阳华近七里,不到馀十年。
乃知声名锁,能障山水缘。
今日与邻曲,胜游追斜川。
瘦藤穿荦确,一叶弄潺湲。
岩扃隐翠竹,梵宇净青莲。
一笑蹑飞虹,毛骨清欲仙。
婆娑宝璎珞,放浪玉壶天。
曲肱卧盘石,涤耳听流泉。
片云飞雨来,更觉秋凛然。
酒尽与归去,千林昏暝烟。
夜坐放歌书兴
列星光芒远近同,天河横来压孤篷。
溪容一碧看未尽,转入客子诗筒中。
筒中满贮千张纸,一路山川供役使。
古来霅水足高人,吾宗首说元真子。
都缘抱负经济才,有口挂壁常懒开。
樵青渔童与共载,大胜俗侣成群来。
可怜当时只名重,野鹤乘轩失威凤。
虽闻肖像登九重,收奖空言亦何用。
过五百年孙更痴,布裘棕屩骨格宜。
特来乃祖旧游处,三叫庶几亲见之。
见之不见俱莫问,人生只合将閒论。
倘来簪绂付儿嬉,圣贤用晦初未闷。
拍舷还望星与河,此身或是张志和。
一杯更醉投床睡,明日歌声犹震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