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初 至 法 会 宋 /郑 刚 中 正 愧 修 途 烦 仆 马 ,忽 投 幽 寺 息 尘 埃 。杜 门 只 影 惟 便 静 ,览 镜 双 眉 未 忍 开 。春 色 更 兼 山 色 好 ,雨 声 常 带 生 声 来 。呼 童 起 视 榼 中 物 ,为 尔 愚 翁 进 一 杯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尘埃(chén āi)的意思:指非常微小的尘土或灰尘,也用来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或人。
春色(chūn sè)的意思:形容春天的景色美丽绚丽。
杜门(dù mén)的意思:闭门不出,不与外界交往。
更兼(gēng jiān)的意思:更加,更为
兼山(jiān shān)的意思:同时担负多项任务或职责。
览镜(lǎn jìng)的意思:指照镜子欣赏自己的容貌形象。也用来形容人看到自己的优点或者缺点。
仆马(pú mǎ)的意思:指人们相互依靠、互相帮助的关系。
山色(shān sè)的意思:山的景色、山的颜色
为尔(wéi ěr)的意思:为了你,为了你的缘故
修途(xiū tú)的意思:通过修行达到道德境界或者学问的境地。
一杯(yī bēi)的意思:一杯通常指一杯酒,也可指一杯茶或其他饮料。在成语中,一杯表示一种情感或状态。
只影(zhī yǐng)的意思:只有影子而没有实体,形迹难以捉摸。
- 翻译
- 我深感旅途劳顿连累了仆人和马匹,突然间投宿到一座幽静的寺庙,想要摆脱尘世的疲惫。
闭门独处,只有我自己的身影,感到格外宁静;对着镜子,却因愁眉紧锁而无法舒展。
春天的景色加上山色的美好,雨声常常伴随着竹叶的沙沙声。
唤来童子查看酒壶中的酒,为了你,老夫我要为你斟上一杯。
- 注释
- 修途:漫长的旅途。
仆马:仆人和马匹。
幽寺:僻静的寺庙。
尘埃:尘世的烦恼。
杜门:闭门不出。
便静:安静。
览镜:照镜子。
双眉:眉头。
春色:春天的景色。
山色:山景。
雨声:雨声。
竹声:竹叶声。
呼童:唤来童子。
榼中物:酒壶中的酒。
愚翁:老夫,自谦之词。
进一杯:斟上一杯。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刚中的《初至法会》,描绘了诗人旅途劳顿后,突然在一座幽静寺庙中找到安宁的场景。首句“正愧修途烦仆马”表达了诗人对于长途跋涉的疲惫和对仆从马匹的感激。接着,“忽投幽寺息尘埃”写出了他进入寺庙,暂离尘世喧嚣的欣喜。
“杜门只影惟便静”描述诗人闭门独处,享受这份宁静,连照镜子时都因心情复杂而眉头紧锁。接下来两句“春色更兼山色好,雨声常带竹声来”,通过描绘美好的自然景色和雨打竹叶的声音,进一步渲染出寺庙环境的清幽与宁和。
最后,诗人唤来童子查看酒壶中的佳酿,决定为这难得的静谧时光,为自己斟上一杯,表达出对这种隐逸生活的深深喜爱。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从世俗劳顿到心灵净化的过程,以及对自然与宁静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陪和守宴城楼罢留望江山怀古
历阳城楼多好风,南来和雨飞溟濛。
齐纨四座寂不动,六月酒面鱼鳞红。
铃斋无讼日多暇,时引大旆摩晴空。
宾来不问礼数隔,披襟倚槛欣迎逢。
平芜不断楚天阔,无数好山来望中。
伊昔重瞳顾寰宇,八千西渡皆貔虎。
叱咤风云五六年,盖世拔山宁不武。
力尽江头已萧瑟,秋风未央亦禾黍。
乱世英雄气颇粗,当时还羡紫髯夫。
箭重舟偏徐转柁,舟中宾主亦欢呼。
龙骧露桡下三峡,春草不合临平湖。
衣带萦迂宁足倚,桃叶渡之胜一苇。
三阁香消春梦残,空传玉树江南女。
人间万事无妍丑,过眼纷纷尽刍狗。
祗有江山似旧时,从来却落渔樵手。
怀春悲秋徒自苦,浮云去来我何有。
鸣丝案竹閒清唱,当轩更有盈樽酒。
清时胜日临高明,未愧黄金垂六钮。
《陪和守宴城楼罢留望江山怀古》【宋·华镇】历阳城楼多好风,南来和雨飞溟濛。齐纨四座寂不动,六月酒面鱼鳞红。铃斋无讼日多暇,时引大旆摩晴空。宾来不问礼数隔,披襟倚槛欣迎逢。平芜不断楚天阔,无数好山来望中。伊昔重瞳顾寰宇,八千西渡皆貔虎。叱咤风云五六年,盖世拔山宁不武。力尽江头已萧瑟,秋风未央亦禾黍。乱世英雄气颇粗,当时还羡紫髯夫。箭重舟偏徐转柁,舟中宾主亦欢呼。龙骧露桡下三峡,春草不合临平湖。衣带萦迂宁足倚,桃叶渡之胜一苇。三阁香消春梦残,空传玉树江南女。人间万事无妍丑,过眼纷纷尽刍狗。祗有江山似旧时,从来却落渔樵手。怀春悲秋徒自苦,浮云去来我何有。鸣丝案竹閒清唱,当轩更有盈樽酒。清时胜日临高明,未愧黄金垂六钮。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69767c69af494890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