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径险仍修,沿溪去未休。
- 拼音版原文全文
清 明 省 扫 归 舟 陆 相 半 宋 /萧 元 之 一 径 险 仍 修 ,沿 溪 去 未 休 。薛 萝 春 暗 树 ,杨 柳 暮 遮 楼 。荡 桨 渔 舟 驶 ,寒 钟 僧 寺 幽 。倚 篷 赊 濁 酒 ,犹 可 洗 诗 愁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薜萝(bì luó)的意思:指藤本植物的一种,比喻人或事物的形象美丽而娇嫩。
僧寺(sēng sì)的意思:僧寺指的是佛教寺庙,其中僧指的是出家修行的僧人,寺指的是佛教的寺院。
诗愁(shī chóu)的意思:形容诗人或文人的忧愁、忧伤情绪。
杨柳(yáng liǔ)的意思:杨柳是指杨树和柳树,用来形容柔软、婉约的女子。
一径(yī jìng)的意思:直路,一条径路。
犹可(yóu kě)的意思:还可以;尚可
渔舟(yú zhōu)的意思:渔舟指的是渔民的船只,也常用来比喻平凡而朴实的生活。
浊酒(zhuó jiǔ)的意思:指酒中的浑浊物质,比喻不纯洁、不高尚的行为或品质。
- 翻译
- 一条小路虽然险峻但依然修整,沿着溪流前行没有尽头。
春天的薜荔和萝藤覆盖在暗绿色的树丛中,傍晚时分杨柳垂丝遮住了楼阁。
划着船桨的渔舟在水面穿梭,寒冷的钟声从寂静的僧寺传来。
靠着船篷买些浑浊的酒,或许能借此洗涤我心中的诗愁。
- 注释
- 一径:一条小路。
险仍修:虽然险峻但依然修整。
沿溪:沿着溪流。
去未休:没有尽头。
薜萝:薜荔和萝藤。
春暗树:春天的暗绿色树丛。
杨柳暮遮楼:傍晚时分杨柳遮住楼阁。
荡桨:划船桨。
渔舟驶:船在水面穿梭。
寒钟:寒冷的钟声。
僧寺幽:寂静的僧寺。
倚篷:靠着船篷。
赊浊酒:买些浑浊的酒。
洗诗愁:洗涤诗人的愁绪。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清明节回乡扫墓途中乘舟的经历。"一径险仍修"写出了道路虽险峻但经过精心修缮,显示出乡间道路的艰辛与管理者的用心。"沿溪去未休"则表达了舟行于溪流,旅程未尽的动态画面。
"薜萝春暗树"描绘了沿途树木葱郁,藤蔓攀附,春意盎然的景象,而"杨柳暮遮楼"则暗示时间已晚,杨柳依依,暮色中楼阁若隐若现,增添了旅途的诗意和寂寥。
"荡桨渔舟驶"展现了渔舟轻快地在水面滑行,"寒钟僧寺幽"则以远处寺庙的钟声衬托出环境的宁静与僧侣生活的清幽。最后,诗人"倚篷赊浊酒",借酒消愁,试图用浊酒来缓解心中的诗情画意般的哀愁。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清明归舟之旅的所见所感,情感深沉,富有意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拟古诗·其四
道君莅天位,聪明迈前人。
绍述溺新法,弃彼艺祖仁。
昏荒事花石,艮岳排秋旻。
师相宠京贯,狂妄开燕云。
藩篱既已撤,狼虎俄成群。
吞噬至骨肉,和议尚纷纭。
父子徙沙漠,中原陷胡尘。
至今窃愤录,一览犹伤神。
毗陵行
孟冬四将发句吴,弯弓誓落双髡颅。
智谋无过史万叶,嫖姚无加李金吾。
前茅已作破竹刃,三覆乃裹含沙狙。
常山长蛇一断尾,即墨怒牯齐奔?。
玉蕊孤军呼庚癸,皂鸦万甲迷模糊。
江南长技江北无,蒲牢一吼千鲸呼。
赤杠卓入铁瓮户,铁翅横截丹阳湖。
捣虚之策不出此,赤手可缚生于菟。
当时上将陷江都,至今莫赎千金躯。
后来飞将慎勿疏,襄王城头啼白乌。
如何临期易将犯兵忌,何必不读孙吴书。
乌乎,临期易将犯兵忌,何必不读孙吴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