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清秋述怀倒前韵三首·其三》
《清秋述怀倒前韵三首·其三》全文
明 / 于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

黄甲声名旧日占,谁论寸晷风檐

鬓随金井梧桐老,梦忆红绫饼餤甜。

巨浪排空银阙涌,远山过两翠眉纤。

秋光惹动乡意一度登楼一捲帘。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饼餤(bǐng dàn)的意思:指形状像饼一样的东西,比喻表面平整而内在空虚的事物。

翠眉(cuì méi)的意思:形容眉毛又黑又浓密。

寸晷(cùn guǐ)的意思:形容时间的流逝非常迅速,如同指针在时钟上转动一样。

登楼(dēng lóu)的意思:指登上高楼或高山,从高处俯瞰,观察远景。

风檐(fēng yán)的意思:指房屋的檐口,比喻危险的边缘或者极其危险的地方。

黄甲(huáng jiǎ)的意思:指被黄色的甲胄所包裹的身体,比喻勇猛的战士或武装力量。

金井(jīn jǐng)的意思:金井指的是从井中取出黄金,比喻得到了宝贵的财富或珍贵的东西。

旧日(jiù rì)的意思:过去的日子;往事

排空(pái kōng)的意思:排空指将物体内部的空气或者其他物质排出,使其变为空虚或空洞。

秋光(qiū guāng)的意思:秋天的阳光。形容秋天的景色明亮而温暖。

惹动(rě dòng)的意思:引起麻烦或惹来麻烦。

声名(shēng míng)的意思:指名声、声誉。

梧桐(wú tóng)的意思:比喻友谊深厚或感情深挚。

乡意(xiāng yì)的意思:指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一度(yí dù)的意思:一时;一段时间

银阙(yín quē)的意思:指宫殿门前的大门或宫殿入口。

远山(yuǎn shān)的意思:远离自己所在的地方,到更远的地方去。

红绫饼餤(hóng líng bǐng dàn)的意思:形容词语华丽、富丽堂皇。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于谦所作的《清秋述怀倒前韵三首》中的第三首,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岁月沧桑以及对故乡的深深怀念之情。首句“黄甲声名旧日占”暗示了诗人昔日的名声和地位,但接下来的“谁论寸晷与风檐”则流露出对琐碎日常的淡然态度,表明他并不执着于过去的荣誉。

“鬓随金井梧桐老”通过描绘自己鬓发如金井边的老梧桐,形象地展示了岁月的无情和自身的衰老。而“梦忆红绫饼餤甜”则勾起了诗人对儿时甜蜜回忆的温情画面,体现出他对家乡美食的深深眷恋。

“巨浪排空银阙涌,远山过两翠眉纤”运用比喻,将秋景描绘得壮丽而富有诗意,仿佛天宫在眼前涌动,远山如黛,令人遐想。然而,这美景并未让诗人忘却思乡之情,“秋光惹动思乡意”直接点明了诗人的愁绪。

最后,“一度登楼一捲帘”以动作细节收尾,表达了诗人每登高望远,都会被秋景触动思乡之情,卷帘的动作也暗含着诗人内心的无奈与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又有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作者介绍
于谦

于谦
朝代:明   字:廷益   号:节庵   籍贯:明朝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杭州钱塘县   生辰: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汉族,明朝名臣、民族英雄,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人。
猜你喜欢

应庵密庵同日忌

冤有头,债有主,撞破砂盆眼卓竖。

不是佛,不是祖,太白峰前只如许。

(0)

大巅和尚赞

赶首座出院,勘三平中箭。

放过韩文公,钩头通一线。

谩道昼夜一百八,也是和盲悖诉瞎。

(0)

一切声,是佛声,檐前雨滴响泠泠。

一切色,是佛色,觌面相呈讳不得。

便恁么,若为明,碧天云外月华清。

(0)

承天寺寻勤上人

古寺多陈迹,幽花祇自开。

净无秋后暑,远绝市中埃。

苔色侵碑石,松阴蔽月台。

山人迟未至,欲去重徘徊。

(0)

双髻禅庵请

恣无明,逞人我。诽释迦,骂达磨。

虽是赤心,返成话堕。

六年坐铺卖不行,至今被人唤作滞货。

(0)

送怀秀禅者

麻衣草座思灵彻,一食安闲更无别。

倏忽迁流数百年,杳杳谁来继其绝。

吾兮亦是疏慵辈,冷淡身心存慷恺。

偶续灵峰照夜灯,遽泛铁船下沧海。

深嗟知困不知休,奔驰骇浪空淹留。

纵得长鳌拟何待,堪白头时好白头。

因观坏衲秀禅客,清苦如冰复如檗。

别我携筇步大方,为叶为花恣披拆。

伏枕寥寥情意阑,率写狂歌赠行色。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张翥 陶安 孙觌 释绍昙 耶律铸 姜特立 郑真 王渐逵 曾丰 石宝 王圭 徐庸 李流谦 凌云翰 贝琼 强至 程公许 孙一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