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南复北,扰扰亦奚为。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安所(ān suǒ)的意思:指心安处,安身立命之所。
长路(cháng lù)的意思:指路程遥远,需要长时间才能到达目的地。
洞庭(dòng tíng)的意思:指能够洞察事物的本质和未来发展趋势。
风雨(fēng yǔ)的意思:风雨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困难、艰险的境遇或艰苦的环境。
浩歌(hào gē)的意思:形容歌声宏亮、激昂壮丽的样子。
客程(kè chéng)的意思:指客人的行程或旅途。
路岐(lù qí)的意思:指道路分岔,比喻事情发展到了关键的时刻,需要作出选择。
扰扰(rǎo rǎo)的意思:指连连扰乱、打扰。
人言(rén yán)的意思:指别人的言论、议论。
水陆(shuǐ lù)的意思:指水上和陆地,泛指各种交通方式。
踏白(tà bái)的意思:踏在白色物体上行走,比喻行为高尚,品德纯洁。
无根(wú gēn)的意思:没有根基或基础,形容事物不稳固或不牢靠。
昔人(xī rén)的意思:过去的人,古代人
行役(xíng yì)的意思:指行军作战、征战沙场。
异趣(yì qù)的意思:指与众不同的趣味或兴趣。
欲以(yù yǐ)的意思:想要以...来...
转徙(zhuǎn xǐ)的意思:指人们迁徙、迁移的意思。
自怡(zì yí)的意思:自得快乐,心情愉悦。
- 注释
- 昔:从前。
浮:漂泊。
洞庭浪:洞庭湖的波涛。
白湖泥:白湖的泥土。
水陆:水上和陆地。
异趣:不同的乐趣。
崄巇:艰险。
根株:根基。
转徙:辗转迁移。
昔人言:古人的说法。
瓦为衣:把瓦片当衣服。
风雨辄不出:每逢风雨就不出门。
华堂:华丽的厅堂。
南复北:南北奔波。
扰扰:忙碌。
行役:长途跋涉。
浩歌:放声歌唱。
聊自怡:姑且自我安慰。
- 翻译
- 昔日漂泊在洞庭湖的波涛上,如今却踏上了白湖的泥泞。
虽然水陆之间乐趣不同,但旅途都充满了艰险。
我如同浮萍无定根,辗转在漫长的道路上。
曾听说古人的话,想要把瓦片当衣服。
每逢风雨就只能停留,何处才是我的归宿。
我现在南北奔波,为何如此忙碌。
行旅之事众人皆有,放声高歌只为自我宽慰。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子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和心境。"昔浮洞庭浪,今踏白湖泥"两句开篇,通过对比过去漂泊在水面与现在踏足于陆地的不同景象,表达了行者经历过不同的旅途。"水陆虽异趣,客程皆崄巇"进一步强调,无论是水路还是陆路,对于行者而言,都充满了艰辛和不易。
接下来的"浮身无根株,转徙长路岐"则形象地表达了游子没有稳定所依的心境,以及漫长而曲折的道路。紧接着"尝闻昔人言,欲以瓦为衣"一句,可能是在引用前人的话或传说,指出有人曾想用破瓦片作遮蔽,这里可能隐喻着行者对避风躲雨、寻求庇护的渴望。
"风雨辄不出,华堂安所栖"则表达了在恶劣天气中行者的无奈,以及对于安全避难之处的向往。最后两句"我今南复北,扰扰亦奚为。行役众所同,浩歌聊自怡"展现了行者不断地南征北战,虽然旅途劳顿,但仍能以豪迈之心自我安慰,通过高声歌唱来抒发内心的忧愤与不平。
这首诗通过对比、引用和形象的运用,描绘了游子漂泊的艰辛生活,以及在逆境中寻求精神寄托的心路历程。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