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前腊后暖还寒,陌上泥中湿更乾。
《往安福宿代度寺》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往 安 福 宿 代 度 寺 宋 /杨 万 里 春 前 腊 後 暖 还 寒 ,陌 上 泥 中 湿 更 乾 。野 寺 鸣 锺 招 我 宿 ,远 峰 留 雪 待 谁 看 。
- 翻译
- 春天来临之前,腊月之后气温时暖时寒。
田野小路上,泥土湿润后又变干。
- 注释
- 春前腊后:指冬季结束后的春季前期。
暖还寒:气温忽冷忽热。
陌上:田野小路。
泥中:田间地头。
湿更乾:湿润后又变得干燥。
野寺:郊外的寺庙。
鸣钟:敲响钟声。
招我宿:邀请我过夜。
远峰:远处的山峰。
留雪:积雪未化。
待谁看:等待谁来欣赏。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即将到来的季节变化和自然景象。"春前腊后暖还寒,陌上泥中湿更乾"两句写出了这个时期天气的反复无常,既有温暖的阳光,又有寒冷的余波;路上的泥土也在不断地变干又变湿,展现了季节交替的过渡状态。
"野寺鸣钟招我宿"一句则描绘了一种宁静祥和的景象,远离尘世的寺庙之中,钟声悠扬,似乎在邀请行者留宿,体现出一种超脱红尘、寻求心灵安慰的情怀。
最后两句"远峰留雪待谁看"则描写了山峰上尚存的残雪,给人以时间静止之感。这里的"待谁看"不仅是对景色的描绘,也蕴含着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独自欣赏和内心的孤寂。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象的细腻描写,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界微妙变化的观察和感悟,以及他对于静谧生活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村北
野旷朝霭清,峰高日半规。
远风吹水气,澹林结幽姿。
策蹇访故人,村北路逶迤。
碧阴漾千亩,凉露沁心脾。
刈麦走田父,妇子相追随。
老翁欣得食,回头顾其儿。
大儿束麦把,小儿抱豆枝。
歌笑偕邻叟,饮濯清湍湄。
留连缓去路,寓目心情怡。
田间有真乐,朝市知者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