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微千仞冈,孤岑且流玩。
冀展东山望,一写川上叹。
耳目既罕适,沉忧将何缓。
感兹一以悟,滞景中自乱。
八表(bā biǎo)的意思:形容人的容貌、举止、言谈等方面都非常出色。
白日(bái rì)的意思:指白天、日间。也可用来形容事情明摆着的、显而易见的。
卑栖(bēi qī)的意思:指低微的地位或卑贱的身份。
超然(chāo rán)的意思:超越尘世,超脱于尘俗之外。
川原(chuān yuán)的意思:指河流的原始水源,比喻事物的根本、源头。
此时(cǐ shí)的意思:指当前的时刻或时候。
东山(dōng shān)的意思:指避难、躲藏。
耳目(ěr mù)的意思:指消息传达的渠道或途径。
非所(fēi suǒ)的意思:非所指的意思是不属于某个范畴或不在某个范围之内。
伏雌(fú cí)的意思:指女子勾结男子,共同欺骗、陷害别人。
何必(hé bì)的意思:表示某种行为或做法没有必要或没有意义。
怀远(huái yuǎn)的意思:怀念远方的人或事物
积雨(jī yǔ)的意思:指雨水连绵不断地下,积聚成水。
君子(jūn zǐ)的意思:君子指的是有德行和高尚品质的人,通常用来形容有修养、有风度、有道德的人。
龙见(lóng xiàn)的意思:指人们长久不见面,再次相聚时,彼此之间的亲密感仍然存在。
漫漫(màn màn)的意思:长时间或长距离的、漫长的、无尽的
默化(mò huà)的意思:指潜移默化地影响、改变人的思想、品德或行为。
内照(nèi zhào)的意思:指内部相互照应、相互配合,形容组织或团队内部各成员之间相互配合、相互支持。
齐物(qí wù)的意思:指物体的各个部分协调一致,没有不和谐的地方。也可以指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没有矛盾。
千仞(qiān rèn)的意思:形容高大、峻峭。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尸居(shī jū)的意思:指人长时间居住在一个地方,没有外出或活动的意愿。
通蔽(tōng bì)的意思:指能够通行、穿透的东西被遮挡或阻挡住了。也比喻言论、信息受到限制或封锁。
物变(wù biàn)的意思:
事物变化。《淮南子·泰族训》:“人之所知者浅,而物变无穷。” 唐 孟浩然 《高阳池送朱二》诗:“一朝物变人亦非,四面荒凉人住稀。” 宋 苏辙 《和鲜于子骏益昌官舍八咏》之一:“空使坐中人,慨然嗟物变。” 王闿运 《<桂阳州志序>》:“俱载物变,统之天文。”
玄云(xuán yún)的意思:指神秘而难以捉摸的事物或人物。
遗患(yí huàn)的意思:指过去的错误或不良行为所留下的后果或问题。
游步(yóu bù)的意思:随意散步,漫无目的地行走
由来(yóu lái)的意思:指事物的起源或由来的来历。
远观(yuǎn guān)的意思:从远处观察,不参与其中。
云汉(yún hàn)的意思:指天空中的云彩,比喻事物的变幻莫测或难以捉摸。
昭旷(zhāo kuàng)的意思:昭旷意为明亮开阔,形容广阔辽远。
子道(zǐ dào)的意思:指儿子学习父亲的道德品质和行为方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雨后游山时的所见所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景象和内心情感的交织,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思考。
首句“积雨限游步,超然怀远观”,开篇即点出雨后的环境,限制了行人的脚步,却也激发了作者超越现实的思绪,对远方美景的向往之情溢于言表。接着,“虽微千仞冈,孤岑且流玩”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眼前小山丘的可爱之处,即使它不及高耸的山峰,但也能带来乐趣。
“冀展东山望,一写川上叹”表达了作者渴望远眺东山,抒发对自然美景的感慨。然而,“如何方此时,气雾郁未散”一句转折,揭示了当前的天气状况,雾气弥漫,视线受阻,无法如愿远眺。
接下来,“玄云蔽白日,八表洞漫漫”描绘了乌云遮天、视野模糊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压抑的氛围。“川原近莫觌,安能□云汉”表达了因视线受阻而无法仰望天空的感受,似乎在感叹自然界的不可预测性。
“耳目既罕适,沉忧将何缓”则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困扰与不安,尽管面对自然美景,却难以从中找到心灵的慰藉。“感兹一以悟,滞景中自乱”表达了作者在自然景观中获得的一丝感悟,但这种感悟并未能彻底解决内心的困惑。
最后,“内照苟昭旷,通蔽非所间”表明作者试图从内心深处寻找光明与开阔,认为外界的阻碍并非不可逾越。“由来君子道,尸居或龙见”引用典故,暗示真正的君子之道在于内在修养,而非外在表现。“伏雌乃默化,何必收摇翰”则是对个人修为的进一步阐述,强调内在的转化比外在的炫耀更为重要。
“去矣齐物变,卑栖永遗患”表达了作者希望摆脱束缚,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过着简单而宁静的生活,远离尘世的烦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雨后山景的描绘,以及作者内心情感的细腻表达,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内心平静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