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庐山山阳七咏·其三简寂观》
《游庐山山阳七咏·其三简寂观》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山行但觉鸟声殊,渐近神仙简寂居。

外长溪净客足,山腰苦笋助盘蔬。

乔松定有藏丹处,大石仍存拜斗馀。

弟子苍髯年八十,养生世世授遗书。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拜斗(bài dǒu)的意思:指拜访、探望。

弟子(dì zǐ)的意思:弟子指的是学生、徒弟,特指拜师学艺的人。

简寂(jiǎn jì)的意思:简单而寂静。

苦笋(kǔ sǔn)的意思:比喻经历了磨难和苦楚后才能得到成长和进步。

乔松(qiáo sōng)的意思:指人的行为高尚、品质纯洁,不受外界诱惑而坚守正道。

山腰(shān yāo)的意思:山腰指山的中部或中间位置。

山行(shān xíng)的意思:指登山旅行或行走于山间。

神仙(shén xiān)的意思:指修炼有成的仙人,也泛指非凡的人物或事物。

生世(shēng shì)的意思:指一个人的一生、一代人的生活。

世世(shì shì)的意思:世世代代,代表了代际传承和家族延续。

外长(wài zhǎng)的意思:指外交部长,也可以泛指国家的外交官员。

养生(yǎng shēng)的意思:指保养身体,延年益寿的方法和理论。

翻译
在山中行走只觉得鸟鸣特别悦耳,渐渐接近了神仙居住的清静之地。
门外长长的溪流洗净了旅人的疲惫,山腰的苦竹为餐桌上增添了一份朴素的菜肴。
高大的松树下必定隐藏着炼丹的秘境,巨大的石头上还留有礼拜北斗的痕迹。
那位满头白发的弟子已年过八十,他一生致力于养生之道,将师传的秘诀世代相传。
注释
山行:在山路上行走。
但觉:只觉得。
鸟声殊:鸟鸣特别。
简寂居:清静的住所。
门外:门外边。
长溪:长长的溪流。
净客足:洗净疲惫。
苦笋:苦竹。
乔松:高大的松树。
藏丹处:炼丹的秘境。
拜斗:礼拜北斗。
馀:痕迹。
弟子:弟子。
苍髯:满头白发。
养生:养生之道。
遗书:传世的秘诀。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游历庐山时,对简寂观的描绘和感悟。诗人以山行中听到的鸟鸣声开始,感受到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仿佛接近了神仙居住的简寂之地。他注意到门外清澈的溪流洗涤着行人的尘埃,而山腰的苦笋则为餐食增添了野趣,增添了自然之美的享受。

诗人进一步想象简寂观内可能隐藏着修炼仙丹的秘境,以及大石上可能留有古人礼拜北斗的痕迹,这些细节增添了神秘与历史感。最后,他提及简寂观的弟子是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已经八十多岁,却依然传承着养生之道,这体现了道家追求长生不老的精神和知识的世代相传。

整首诗通过描绘景物和人物,展现了庐山简寂观的宁静与深远,以及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表达了诗人对这种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知识传承的敬意。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舟中简祖显

散发扁舟上,秋江一段清。
鱼肥新入馔,鸥狎旧同盟。
浦树参差出,云山远近迎。
君诗妙图写,不减谢宣城。

(0)

闰月二日清坐

淮海秋风日,柴荆老病夫。
诗因穷处得,悉到酒边无。
俗物妨青眼,浮生喜白须。
绳床供午寝,清梦落江湖。

(0)

张德恭以诗当谒次韵

新诗俄拜辱,午醉未全醒。
如入图画府,宜游著作庭。
文章先体制,耆旧有仪刑。
愧我空迟莫,穷居昼掩扃。

(0)

张王臣自湖南官满趋朝舟过白沙和惠资福二诗

别来身世转乖违,老病交攻若有期。
目力半昏难结字,心情全懒罢吟诗。
鱼沉湖海无书日,犬吠柴荆有客时。
三迳莫嫌犹寂寞,地偏花木得春迟。

(0)

次王勉夫见招

浪迹踰三纪,知音只数公。
拙非今日用,愚与古人同。
宾客虽常满,箪瓢或屡空。
躬耕逢岁旱,拄杖立西风。

(0)

题张季子妄菴

世间种种无非妄,云何以妄为庵榜。
君欲舍妄却求真,展转思维增妄想。
即妄即真君勿疑,真妄俱忘也大奇。
笑我猖狂今老矣,因君聊复妄言之。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马光祖 法藏 靳学颜 沈如筠 戚夫人 鲁宗道 孔稚圭 陆景初 徐彦若 善生 韦承庆 李琮 滕白 胡梦昱 张纮 干宝 李昪 荀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