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殿卿山房咏牡丹·其二》
《过殿卿山房咏牡丹·其二》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国色宫妆倚槛新,一樽堪自对残春

即令解语应相笑,何必看花主人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残春(cán chūn)的意思:指春天即将过去或已经过去,只剩下一点残余的春意。

宫妆(gōng zhuāng)的意思:指宫廷中的妆饰,也泛指华丽而繁复的装饰之物。

国色(guó sè)的意思:指美丽的国家或地方。

何必(hé bì)的意思:表示某种行为或做法没有必要或没有意义。

即令(jí lìng)的意思:即使,就算是

看花(kàn huā)的意思:看花指目光不专注、注意力不集中,只顾观看花朵而忽略了其他重要事物。

倚槛(yǐ kǎn)的意思:倚槛是指依靠着栏杆或门槛,形容人倚靠在窗前或门边,抚琴吟诗、吟咏自得其乐的情景。

主人(zhǔ rén)的意思:指拥有权力、地位或掌握主动权的人。

鉴赏

此诗描绘了牡丹在殿卿山房中的盛景,诗人以牡丹为题,借物抒情,表达了对牡丹之美的赞叹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句“国色宫妆倚槛新”,以“国色”形容牡丹的绝世之美,如同宫中佳丽般雍容华贵,倚靠栏杆,新绽的花朵仿佛是刚从宫廷中走出的美人,展现出牡丹的高贵与娇艳。

次句“一樽堪自对残春”,诗人以“一樽”(酒杯)自喻,与牡丹相对,面对即将逝去的春天,表达了一种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留恋。这里不仅写出了牡丹的美丽,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感慨。

后两句“即令解语应相笑,何必看花定主人”,运用拟人手法,想象牡丹似乎能理解人言,与人相笑,进一步强化了牡丹的生动形象。同时,诗人通过“何必看花定主人”这一反问,表达了自己对牡丹之美的欣赏,并非仅仅因为其外在的美丽,更在于其内在的气质与精神,暗示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不应仅停留在表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牡丹的细腻描绘和情感寄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生命短暂以及内心情感的深刻思考,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山诘石室清坐

时登大石楼,雅爱小石室。
欠伸欲打头,星卧可舒膝。
明洁意自宽,深沉境逾寂。
藏春绝严风,生秋无畏日。
天设世莫知,神工鬼有力。
幼舆饱丘壑,马融富书籍。
洞门何尝扃,俗客自灭迹。
谁欤助微吟,幽虫声唧唧。

(0)

渔父词二首

西风淅淅飐菰蒲,独棹扁舟钓五湖。
买断水乡真乐处,月明云冷笛声孤。

(0)

次韵赋十月桃为罗同理生朝

根苒不自武陵乡,挟暖凌寒独有光。
韵过海棠春带露,红羞篱菊晚经霜。
宅仙本结千年实,瑞世仍开十月芳。
过插一枝谁称面,后堂杨柳舞霓裳。

(0)

赋张以道寒绿

百世东坡居士,千秋甫里先生。
近识南湖高隐,相望今古同情。

(0)

岩石山鼓]

有字留诗锦,无皮入药囊。
同坚唯铁杖,易穴岂藜床。
况有千年润,能添六月凉。
因岩作书院,驰誉比衡阳。

(0)

竹筩养梅置窗间

竹与梅为友,梅非竹不宜。
截筩存老节,折树冻疏枝。
静牖初安睡,清泉满注时。
暗香披拂外,细细觉风味。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宋齐丘 刘将孙 廖融 尤棐 李林甫 陈澧 鲍桂星 灵澈 孙觉 潘之恒 李光地 崔遵度 丰稷 司马相如 李显 包融 花蕊夫人 杜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