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观湖二首·其二》
《观湖二首·其二》全文
明 / 顾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七泽名何辨,三湘水既同。

影摇坤轴动,形凿楚疆空。

浩荡南徼平成禹功

中流操楫者,破浪长风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长风(cháng fēng)的意思:长时间吹拂的风,比喻持久不衰的精神风貌或影响力。

浩荡(hào dàng)的意思:形容气势宏大,浩大雄伟。

坤轴(kūn zhóu)的意思:指地球的中心轴,比喻承担重任,稳定不动摇的人或事物。

南徼(nán jiǎo)的意思:指南方地区的人。也用来形容南方人的风俗习惯。

平成(píng chéng)的意思:平生指一个人的一生,包括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人生过程。

破浪(pò làng)的意思:冲破波浪,突破困难。

七泽(qī zé)的意思:指七个湖泊或水潭,用来形容地势湖泊众多。

三湘(sān xiāng)的意思:指湖南、湖北、湖南三个省份的地域或人民。

湘水(xiāng shuǐ)的意思:指湖南的湘江水,比喻文采卓越的女子。

禹功(yǔ gōng)的意思:指大禹治水的功绩,比喻伟大的功绩或卓越的贡献。

中流(zhōng liú)的意思:处于中间位置,居于中间地位。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顾璘的《观湖二首(其二)》描绘了壮丽的湖景和对历史的追忆。首句“七泽名何辨”,以七个古代湖泊的名称引发思考,暗示湖泽众多,难以一一区分。次句“三湘水既同”则强调湘江流域的水系虽广,但此刻看来仿佛一体。

第三句“影摇坤轴动”运用夸张手法,形容湖水波光粼粼,似乎连大地的转动都为之摇曳。第四句“形凿楚疆空”进一步描绘湖面广阔,仿佛为楚地开拓出一片无垠的空间。

第五句“浩荡吞南徼”展现了湖水浩渺,仿佛能包容南方的边界。最后一句“平成赖禹功”歌颂大禹治水的功绩,湖面的平坦宁静正是得益于他的伟大工程。

整首诗通过湖景的描绘,寓含了对自然与历史的敬畏,以及对先贤智慧的赞美。诗人以湖水比喻历史的深远和人类文明的积累,提醒人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不忘历史的厚重。

作者介绍
顾璘

顾璘
朝代:明

顾璘(1476~1545)明代官员、文学家。字华玉,号东桥居士,长洲(今江苏省吴县)人,寓居上元(今江苏省南京市),有知人鉴。弘治间进士,授广平知县,累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少有才名,以诗著称于时,与其同里陈沂、王韦号称“金陵三俊”,后宝应朱应登起,时称“四大家”。著有《浮湘集》、《山中集》、《息园诗文稿》等。其曾评注杨士弘《唐音》。
猜你喜欢

咏雁诗

伺潮闻曙响,妒垄有春翚。

岂若云中雁,秋时塞外归。

河长犹可涉,海阔故难飞。

霜多声转急,风疏行屡稀。

园池若可至,不复怯虞机。

(0)

从军行二首·其一

兵书久闲习,征战数曾经。

讲戎平乐观,学戏羽林亭。

西征度疏勒,东驱出井陉。

牧马滨长渭,营军毒上泾。

平云如阵色,半月类城形。

羽书封信玺,诏使动流星。

对岸流沙白,缘河柳色青。

将幕恒临斗,旌门常背刑。

勋封瀚海石,功勒燕然铭。

兵势因麾下,军图送掖庭。

谁怜下玉箸,向暮掩金屏。

(0)

赠到溉到洽诗

魏世重双丁,晋朝称二陆。

何如今两到,复似凌寒竹。

(0)

诗·其二

缘岩蔓芳杜,回崖掩绿蕙。

嘉禾挺皋苏,奇香发迷迭。

(0)

咏飞来鸂鶒诗

飞从何处来,似出上林隈。

口衔长生叶,翅染昆明苔。

(0)

和湘东王首夏诗

冷风杂细雨,垂云助麦凉。

竹水俱葱翠,花蝶两飞翔。

燕泥衔复落,鶗吟敛更扬。

卧石藤为缆,山桥树作梁。

欲待华池上,明月吐清光。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常纪 储巏 梁宪 朱浙 袁绶 贡师泰 郭辅畿 王镃 何振岱 周是修 仲并 李时勉 俞彦 王松 张家玉 沈遘 袁燮 黄燮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